受海内稻谷供给不停增长、销区大米需求季候性不佳等因素影响,近期海内稻米市场强势不再,跌多涨少。由于前期涨势不错,只管近期稻米市场一连走弱,当前重心仍高于上年。
现在,早籼稻均匀收购价2487元/吨,中晚籼稻2584元/吨,粳稻2743元/吨,同比分别上涨33元/吨、46元/吨、18元/吨。
市场供给压力同比略降
比年,我国稻谷总体产大于需,库存不停增长,当前库存处于汗青最高记录,根本可满意国人一年的口粮需求,供给压力空前。然而,现在真正进入市场流畅的稻谷与上年同期相比非但不多,相反还略显不敷。
新稻供给同比偏紧。2019年我国稻谷产量较2018年降落250多万吨,而当年托市稻谷收购量却略高于上年,加上前期疫情导致代价出现较大颠簸,市场购销更为活泼,走货较快。因此,不光当前农户家中新稻同比偏少,加工企业和商业商库存新稻也已斲丧不少。现在年最低收购价新稻竞价贩卖投放同比略迟,固然成交较上年略显活泼,但累计成交量同比根本持平。现在市场上真正流畅的新稻粮源显着少于上年同期,新稻供给压力同比也相对较轻。
陈稻供给先多后少。我国的陈稻重要由储备稻谷轮出和最低收购价稻谷库存竞价贩卖两部门组成。由于储备稻谷轮出量每年大要雷同,重要变数在最低收购价稻谷拍卖成交上。本年为稳固粮价,最低收购价稻谷竞价贩卖较上年提前1个多月,相应地,本年陈稻市场供给压力同比也不停偏高。客岁最低收购价稻谷竞价贩卖时间固然较迟,但前期成交较为活泼,单周成交量很高,累计成交量也增长较快,因此,本年最低收购价稻谷累计成交量同比出现先多后少的局面,并于上周初次低于上年同期。停止6月21日,本年最低收购价稻谷累计成交644.9万吨,同比淘汰8.2万吨。
轮出岑岭即将竣事。由于本年稻谷成交相对不活泼,6月份单周成交量均匀只有30万吨左右(上周29.6万吨),而上年同期由于设立了专场稻谷贩卖,成交较为活泼,6月中旬后单周成交量仍能维持在80万吨左右(6月尾单周成交量为85万吨),因此,后期稻谷成交程度同比还将快速降落,本年陈稻供给压力同比也将相对较轻。别的,储备稻谷轮出岑岭即将竣事,对市场的打击也在削弱。
购销本钱同比有所增长
客岁国度设立了专场稻谷贩卖场次,专场稻谷贩卖底价较低,均匀成交价不到1900元/吨,有些场次单个品种成交均价仅1500元/吨左右,比同年份稻谷成交价低得多,对稻米市场有显着下拉作用。停止2019年6月尾,上年专场稻谷场次成交稻谷达380万吨,占上年同期成交量五成以上,对团体稻米市场代价影响较大。
现在年不光没有设立拍卖底价较低的专场稻谷场次,国度还上调了部门年份稻谷的拍卖底价,在竞价贩卖的2016~2019年产稻谷中,除2017年产稻谷拍卖底价小幅下调外,其他年份均小幅上调,导致本年稻谷成交价显着高于上年,两个场次均匀成交价同比进步100~300元/吨。
此中,新稻均匀成交价同比进步150~200元/吨,对市场代价组成较强支持。本年入口大米代价同比也大幅进步,1月至4月入口越南大米均匀价同比上涨17.8%,将相应进步大米贩卖本钱。
国际大米代价同比偏高
固然2020/2021年度环球大米产量再度革新汗青记录,大米期末库存同比上调,但受新冠疫情影响,重要大米出口国的大米出口一度受到限定,加上泰国旱灾和戈壁蝗虫等消息刺激,本年国际米价同比大幅上涨。
6月中旬,泰国5%破裂率大米报528美元/吨,较年内最高价下跌50美元/吨;同比上涨108美元/吨,涨幅25.7%。越南5%破裂率大米报463~467美元/吨,同比上涨90美元/吨,涨幅24%。巴基斯坦5%破裂率大米报438~442美元/吨,同比上涨80美元/吨,涨幅22.2%。印度5%破裂率大米报368~382美元/吨,根本持平。
美国4%破裂率大米报643~647美元/吨,同比上涨165美元/吨,涨幅34.4%。由于国际大米代价大涨,海内大米市场一度跟风上涨。
当前重要大米出口国印度疫情严肃,且当前印度正在遭遇30年来最严峻蝗灾,国际大米市场涨价因素并未完全消除。一有风吹草动,脆弱的国际大米供给链仍有大概受到损伤,后期国际大米代价仍有出现大幅动荡的大概,进而影响海内大米市场。
海内玉米小麦走势坚挺
当前,受储备稻谷出库和最低收购价稻谷连续拍卖影响,海内稻米市场连续走弱,但小麦、玉米市场走势则相对较强。本年新麦上市后,小麦市场一度走弱,但在湖北、安徽和江苏等部门主产区先后启动托市收购后,小麦市场一连数周稳步上涨。而玉米市场走势更强,尤其临储玉米拍卖连续火爆,一连四轮拍卖不但成交近乎100%,拍卖溢价也一轮高过一轮,市场看涨气氛非常浓重。由于稻谷、小麦和玉米存在部门替换干系,玉米和小麦市场走强,不光稻米市场需求有大概增长,稻米市场信心也将得到肯定水平提振,利于稻米市场企稳反弹。
固然近期稻米市场走势仍较弱,但由于海内稻米采购本钱同比力高,加上籼稻最低收购价小幅上调,预计市场重心同比仍将偏高。受海内大米供给压力弱于上年和外围市场走势较强影响,稻米市场下举措力不敷,后期或将渐渐企稳并暖和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