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以来,受玉米供求干系变革、用粮需求回升、市场看涨预期加强、社会资金充裕等因素影响,海内玉米代价连续高位运行。为了确保市场安稳运行,国度有关部分通过连续投放政策性玉米、增长玉米及其替换品入口等多种本领,增长玉米供给。8月份以来,随着南边新粮连续上市,供需形势已好转,玉米代价有所回落。
刚性需求增长,是导致本年玉米代价上涨的一个紧张缘故原由。专家以为,本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养殖业存栏期延伸,饲料需求增长,贩卖增长迅猛。并且,随着临储玉米去库存即将完成,一些市场主体担心玉米产需缺口无法弥补,预期玉米代价会上涨,广泛增长库存,一些谋利资源追涨炒作,无形中放大了玉米需求量。
前几年,我国玉米产量增长较快,阶段性过剩题目突出,库存高企。为了推动玉米去库存,一方面,国度推进农业供应侧布局性革新和玉米收储市场化革新,自动调减玉米莳植面积,累计调减玉米莳植面积5000多万亩;另一方面东北玉米主产区生长深加工财产,以及本年随着生猪生产的渐渐规复,玉米刚性需求增长。“一减一增”之间,玉米产需缺口有所扩大,供需干系已经从产大于需向供需紧均衡变化。专家以为,随着玉米去库存使命的完成,下一步必要把存眷点放在产量规复性增长方面。
必要阐明的是,玉米产需缺口扩大,并不意味着我国玉米供给存在缺口。国度粮油信息中央副主任王晓辉以为,我国玉米库存充裕,调控本领富厚,市场缺口完全可以通过政策性玉米投放、玉米入口以及品种间调度等调控本领加以弥补。
政策性玉米投放是满意市场供给的紧张渠道。据相识,本年5月28日以来,国度粮食生意业务平台每周连续投放400万吨临储玉米,到9月初已投放15周。中储粮公司也向市场投放部门一次性储备玉米。现在政策性玉米共成交6475万吨,成交量完万能够补充产需缺口,并有大量结余。国度连续投放玉米,在肯定水平上改变了此前市场广泛预期的缺口。从9月初拍卖效果看,当周投放401万吨玉米,成交135万吨,成交率仅33.6%,而此前成交率靠近100%。
玉米及替换谷物入口量增长,可以或许有用保障海内市场供给稳固和市场代价处于公道区间。凭据农业农村部公布的数据,本年上半年,我国玉米入口365.7万吨,同比增长17.6%;高粱入口177.7万吨;大麦入口244.5万吨,同比淘汰20.8%。玉米酒糟入口1.9万吨,同比淘汰47.7%。木薯(重要是干木薯)入口197.7万吨,淘汰0.9%。
玉米与小麦比价干系的变革,会促使饲料企业用小麦替换玉米用作饲料,可以或许肯定水平上缓解海内玉米供应压力。据相识,2011年前后玉米市场代价较高时,小麦用作饲料数目达3000万吨。根据现在玉米代价程度,一些企业用小麦作饲料质料的需求在增长,国度粮油信息中央预计,2020年至2021年有1750万吨左右小麦用作饲料。这既有利于消化部门超期储存不宜食用稻谷和小麦给饲料企业,还可以或许均衡饲料粮市场供求。
8月份以来,黄淮地域、华北地域以致东北地域等玉米主产区新粮将亲身南向北连续上市,市场出现陈粮、新粮同时供给的局面,海内玉米市场供给显着好转,代价有所回落。
不外,市场对本年新玉米代价广泛持乐观预期。王晓辉以为,当前支持玉米代价的重要因素有两个:一是玉米刚性需求增长。海内生猪产能连续规复。据农业农村部统计,近期能繁母猪存栏和生猪存栏同比双增。加工产能连续增长,玉米饲料消耗和产业需求茂盛。二是市场对玉米产需缺口形成根本同等预期,特殊是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市场主体对利多因素敏感,存在放大效应。不外,受政策性玉米投放、新粮连续上市等因素影响,玉米市场也将面对不容忽视的压力,对后期代价上涨或将起到肯定克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