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选对于我国农产品基本面的直接影响有限,更多在于宏观面和政策面。进口方面,国内对美国进口依赖度较高的品种主要是大豆、棉花,而在国内玉米供应缺口放大的背景下,玉米、高粱、大麦等替代谷物也是关注重点。
今年为履行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承诺,中国疯狂抢购美国农产品,甚至一度连续14个工作日下单美豆,对美国玉米的单日下单更是创下纪录高位,高梁、小麦和豆油也纷纷进入采购清单。然而,10月中旬以来,中国买家却一反常态的暂停购买美国农产品,直至11月5日才购买了一笔10.6万吨的美国高梁。
分析师称,本月美国对中国的大豆出口量已经较此前的火热局面降温,这就引来了一个问题:中国进口商是否会在采购美国大豆方面稍事喘息,亦或是中国进口商希望采购的数量已经获得满足,或者中国进口商在等待巴西新作供应进入市场。数据显示,最近数月,中国进口商对美国大豆的采购量突飞猛进,这也导致美国对中国的农业产品出口量增加至历年同期的最高水平。
数据显示,截至10月29日,中国净进口美国大豆810710吨,为本市场年度开始11周以来的最高位,其中包括此前为发往未知目的地的578600吨大豆改为发往中国。此前一周,中国进口商对美国大豆的采购量也较之前数周水平放缓。最近两周,美国农业部并没有确认有私人出口商报告向中国出口销售美国大豆。这意味着期间,单笔大量地对中国出口销售大豆交易并没有发生。有些时候,私人出口商报告的销售给未知目的地的大豆,通常最终目的地就是中国,但最近数周,美国农业部确认的私人出口商报告的向未知目的地的出口销售也更为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