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内棉籽货源逐步扫尾,货紧价坚下,厂家出货心态偏强。近日出疆运费走高,内地油厂原料收价再创新高。榨季收尾,而成本面居高不下,支撑棉副现货重心偏高整理。
棉籽突破新高 在产油厂消化库存
目前国内棉籽货源逐步扫尾,仅余少量货源在新疆,手握货源商企出货心态稍强。近期内地部分地区突发卫生事件有所反复,疆内管控力度升级,出疆车辆难寻,且运费有所上行,内地油厂原料收价水涨船高,再次刷新高位。
目前疆内棉籽已突破3.50元/公斤,而内地油厂采购新疆棉籽到厂价参考2.00-2.05元/斤,同比去年涨0.56元/斤,涨幅高达38.23%,收价闯入“2”开头时代,这也再次刷新近十几年来的高位。
成本面支撑明显 棉副不愿低价走货
虽在产油厂消化原料库存为主,但伴随棉籽收价再创新高,油厂加工成本压力较大,产品被动跟涨,但需求较难好转,油厂生产仍难摆脱亏损颓态。
目前棉副市场季节性因素影响明显,原料棉籽货源扫尾,部分油厂已结束榨季加工。而原料棉籽重心依旧高位运行,偏强成本主导,棉副不愿低价走货,暂跟随挺价观望。
但目前棉粕与豆粕价差延续倒挂,且终端饲料需求难有好转预期,下游询单积极性欠佳,棉粕成交不快,实质性反弹空间或窄。油脂市场方面,虽市场仍存看涨预期,但棉油现货基本与豆油持平,限制其市场需求,交投难有明显好转。棉壳短绒货紧价坚,厂家挺价观望,但下游高价接受度有限,续涨空间或有限。
棉副市场各方参与度下降,部分等待新籽上市。山东及河北部分地区新棉或在下旬开始采摘。但受前期频繁降雨影响,新棉籽水分或偏高,部分地区货源或存黄曲霉超标问题,而新疆新棉集中上量仍有近一个半月的时间。在产油厂或调整加工节奏,以缩短新陈棉籽衔接时间。
本年度国内棉花减产已成定局,籽棉抢收预期较高。伴随新籽集中上量,棉籽现货或存一定回调预期。但在整体减产背景下,要想使得“天价”棉籽在短时间内重归低位,显然是不可能的。对于油厂而言,如何处理偏高的原料成本与偏弱的市场需求的矛盾,是新榨季启动前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温馨提示:最新行情动态随时看,请关注金投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