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动态】
上海:率先探索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碳金融市场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重磅发布,提出率先探索金融“绿色化”路径,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依托上海金融资源集聚、科技和产业基础雄厚、对外开放程度高等优势,率先探索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碳金融市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碳定价中心。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等,支持碳金融业务创新。集聚绿色金融专业服务机构,发挥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引导作用。探索气候投融资试点,支持金融机构开展气候投融资业务。深化绿色金融国际交流合作,支持新开发银行等机构发挥积极作用。优化绿色金融支持政策,打造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配合国家金融管理部门构建绿色金融标准体系。
上海北京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相继获批
近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上海城市群为首批示范城市群。上海联合江苏省苏州市、南通市、浙江省嘉兴市、山东省淄博市、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等6个城市(区域)共同组建“1+6”上海城市群,形成长三角联动、产业链协同、“中长途+中重载”应用场景聚焦的燃料电池汽车城市群示范新模式,聚焦突破一批核心部件、推出一批高端产品、形成一批中国标准,打造产业规模最大、体制环境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的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集群。
此外,由北京市牵头申报的京津冀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已被国家五部委联合批准,成为我国首批示范城市群。
机构点评:示范城市群名单出台,下半年销量有望迎来补涨。因为氢燃料电池全产业链一般在第一、二季度与下游厂商商讨技术方案、制定商务合同、订单备货,第三季度采购生产第四季度确认交付。由于名单的延迟落地,21年上半年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疲软。从车型来看,氢燃料客车与重卡将占据2021年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的主要份额,区域内上海汽车、申龙客车等整车企业燃料电池客车产销量有望在下半年迎来补涨。(万联证券)
【行业动态】
工信部将适时开展钠离子电池标准制定
8月25日工信部表示,有关部门将支持钠离子电池加速创新成果转化,支持先进产品量产能力建设。这是工信部首次明确要推动钠离子电池的发展,钠离子产业化进程将提速。
机构点评:整体来看,钠离子电池技术在中国的商业化进程势在必行。钠离子电池技术不仅能够满足新能源领域低成本和高安全性能等要求,还能一定程度上缓解锂资源短缺引发的焦虑,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补充,同时可逐步替代铅酸电池,有望在低速电动车、电动船、家庭/工业储能、5G 通信基站、数据中心、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和智能电网等多个领域快速发展。(国泰君安)
五部门: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管理
五部门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鼓励梯次利用企业与新能源汽车生产、动力蓄电池生产及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等企业协议合作,高效回收废旧动力蓄电池用于梯次利用。鼓励梯次利用企业研发生产适用于基站备电、储能、充换电等领域的梯次产品。
工信部:将联合相关部门加快建立健全汽车碳排放标准体系建设
工信部将加快建立健全汽车碳排放标准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标准体系,持续优化节能税收管理,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进一步完善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标准体系,推进重点和急需标准的制定实施,优化产业发展政策环境,加快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行业数据】
碳市场交易价格创新低
本周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49.95万吨,总成交额2264.67万元。挂牌协议最高成交价50.20元/吨,最低成交价44.00元/吨,创开市以来新低,跌破碳市场首日开盘价。本周五收盘价为45.09元/吨,较上周五下跌7.98%。
截至本周,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844.0,4万吨,累计成交额4.16亿元。
数据来源: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
【公司动态】
宁德时代业绩大增,5股东减持
宁德时代发布半年报,上半年营业收入440.7亿元,同比增134%;净利润44.8亿元,同比增131.5%。其中,实现储能系统销售收入46.9亿元,同比增长超700%。股东榜方面,二季度招银叁号、招银动力分别减持1145万股和1063万股,高瓴中国价值基金减持798.94万股,北向资金增持约274万股。
亿纬锂能上半年业绩增长近3倍
半年报显示,上半年亿纬锂能实现营业收入65.60亿元,同比增长106.5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95亿元,同比增长311.49%。动力电池(含储能)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38.9 亿元,同比增长 18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