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分析
当前位置:主页 > 行情分析 >

“鸽”派美联储助力美股强势上扬

日期:2021-09-02阅读:235

  日前,万众瞩目的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既没有给市场带来“惊喜”,也没有带来“惊吓”。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全球央行年会上的讲话波澜不惊,除了延续美联储7月货币政策会议上有关考虑可能在年内开始缩减购债的论调外,并没有透露出任何有关缩减购债的开始时点以及缩减的规模和速度等具体内容。并且鲍威尔强调,美国高企的通胀仍是暂时性的,即便开始缩减购债,也并不意味着加息将很快到来。

  由此可见,鲍威尔在全球央行年会上的讲话整体偏向“鸽”派。因此,鲍威尔发表讲话后,美国三大股指齐齐上涨。尽管美联储已经在7月的货币政策声明中指出,“经济已经朝着缩减购债的目标取得进展,委员会将在接下来的会议上继续评估这一进展”以及“大多数与会者指出,如果经济按照他们的预期发展,今年开始放缓资产购买步伐可能是合适的。”但美股依然节节攀升,丝毫不减强势的上扬态势。

  宽松货币政策为美股上行添动力

  本周一,美国标普500指数以及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再度创下收盘新高,而这也是标普500指数年内第53次收于创纪录的高点。尽管本周二美国三大股指因科技股而有所承压,但纵观8月,三大股指的月度表现均较为强劲。标普500指数8月份上涨2.9%,实现了连续第7个月的上涨,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以及纳斯达克指数则分别上涨了1.2%和4%。

  从目前的情况看,整体依然保持“鸽”派的美联储,给了美股继续上行的动力。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美联储已经表示开始考虑在年内缩减购债,但美联储距离实质性地开始收紧货币政策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即便美联储开始缩减购债规模,但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依然处于扩张状态,只是扩张的速度有所放缓。而目前美联储对于进一步加息乃至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的时间点只字未提。

  “2008年经济衰退结束后,美联储用了10个月的时间结束每月850亿美元的购债计划。当时是在2013年12月宣布将结束购债,2014年1月便开始实施,美联储在每次政策会议上将购债规模削减100亿美元,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债券(MBS)平均分配。直至2014年10月,美联储结束了全部购债计划,并在2015年12月进行了7年来的首次加息。10个月时间结束购债计划,在大概一年后开始加息,这个时间表成了此次缩债时间表的一个比较。”FXTM富拓首席中文分析师杨傲正表示,“由于这次的购债规模达到每月1200亿美元,明显多于上一次的量宽规模,市场更想知道缩债步伐和速度,以衡量未来第一次加息的时间点在什么时候。对市场而言,假如美联储所预期的时间表比上一次缩债更快,便是一个明显‘鹰’派信号,表示市场的流动性收紧将比上一次所经历的更快速,从而提振美元并将大幅压抑美股。”

  当前,市场已经将目光转向美联储9月的货币政策会议,期待可以获得更多有关美联储缩减购债的线索。不过现在可以肯定的是,美联储内部决策者们对于缩减购债问题已经明显呈现出“鹰”“鸽”两派,针对一些关键的经济指标是否已经达到政策调整的门槛标准,决策者仍存在分歧。美国克利夫兰联储行长梅斯特表示,美国经济正在强劲复苏,但近期的通胀指标并不足以实现美联储一年前调整的物价稳定目标。

  美股上行无惧经济复苏风险

  尽管当前德尔塔新冠变异毒株正在美国快速传播,市场的避险情绪会因美国新冠确诊病例的增加而上升,进而导致美股的震荡。但总体而言,美股的上扬态势并未因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的恶化而“急转弯”。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美股的增长前景将是一片光明。美国最大在线券商嘉信理财(Charles Schwab)日前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86%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可能正处于股市泡沫之中。事实上,自美股从2020年3月的低谷反弹后,美股的上行已经与实体经济的复苏出现明显背离。尽管在众多发达经济体中,美国经济复苏态势独占鳌头,但近期美国关键经济指标喜忧参半的表现,显示出其经济复苏前景面临风险。

  美国今年第二季度GDP环比折年率修正值为增长6.6%,小幅高于初值6.5%。但美国8月Markit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从7月时的63.4降至61.2,服务业PMI初值从59.9降至55.2,综合PMI指数初值从59.9降至55.4。尽管上述三项PMI指标仍均处于扩张区间,但反弹势头已有所放缓。另外,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的调查显示,美国8月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113.8,创下6个月来最低,显示出了对新增新冠确诊病例数飙升以及通胀快速上行的担忧打击了经济前景。

  而本周即将发布的美国8月非农就业数据预计将成为美股面临的重要考验。美国7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94.3万人,创下近一年来最大增幅,与此同时,失业率也降至5.4%。若8月非农就业可以继续延续强劲的增长势头,或将给予美联储更早开始缩减购债计划的信心,美股的上升势头也可能因此受到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