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全球主要农作物价格飙升,粮食压力不断上升,影响着许多国家消费者的生活。疫情的持续蔓延仍使全球食品供应链和产业链形势不容乐观。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最新统计,全球粮价在过去15个月之中上涨了40%。巴西、尼日利亚、土耳其和俄罗斯等国家均受到不同程度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
据央视网报道,巴西大米和玉米一年之内分别上涨70%和87%,其中5月份的玉米价格创下2004年以后的最高纪录;尼日利亚的食品价格已达到15年来的最高水平,700万尼日利亚人将因此陷入贫困。同时,粮食价格也向畜牧业传导,最近,肉类、牛奶、鸡蛋和面包的价格也有不同幅度的上涨。
关于粮食上涨的原因,首先,今年,粮价和通胀受到同样的因素的影响——新冠疫情和高昂的航运费用。由于新冠疫情造成的出行限制,许多国家缺乏从事田间劳动的外籍工人。全球对商品和原材料的需求持续上升,对航运的需求激增,导致全球航运成本急速上升。其次,热浪干旱的持续加剧了作物收成,增加了全球粮食价格的上涨压力。最后,由于全球货币宽松,导致投资资金流向粮食。
高企的粮价不只是影响消费者,也令各国的货币政策选择陷入困境。如果物价继续上涨,市场对货币紧缩的预期增强,投资资金可能会流出新兴市场国家。为了遏制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一些新兴市场国家今年开始多次加息,以防范通胀风险,并将通胀控制在目标范围之内。
温馨提示:最新行情动态随时看,请关注金投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