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强劲的复苏、房地产业问题、监管改革和政策改革之后,中国经济增长再次放缓。Richard预估,这一状况会持续到2022年,这会影响经济增长。据预测,到2022年上半年,人民币汇率将保持稳定或小幅走软。港币联系汇率制没有什么实质性威胁。特区政府拥有充足的外汇储备,并愿意为联系汇率制度辩护,在中国香港,这仍是最适宜的货币制度。在窄幅市场上,美国加息使港元汇率下跌,甚至接近中低。
碳达峰碳中和带来了的挑战和机遇。当局已经公布了双碳路线图,预估在未来几十年内,将为光伏、风电、水力发电、氢能等可再生能源和储能提供100多万亿元的投资机会,发展低碳产业,包括新能源汽车和新材料、新基础设施和传统工业的升级。但,控制和减少煤炭消费,控制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耗能行业的产能,也会在短期内面临很多挑战。因为可再生能源和绿色技术的发展需要时间,限制现有高耗能,高碳排放行业很有可能会造成短期内能源和原料短缺,这会连累经济增长,并提高价格。某些传统产业规模萎缩,还会造成失业、资产质量下降、银行坏账增加。
全球经济预期将在2022年继续稳定增长,在强劲的需求、有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及2022年上半年再次放松的疫情相关限制下。在企业获利的支承下,瑞信预估股票将发生有着吸引的单位收益。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常态化,2022年也将开启一场全球性大变革,消费者、企业、政府和监管者都将扮演前所未有的重要角色。环保、社会责任与治理(ESG)将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投资者需要在资本分配上加以考虑。
考虑到中国股票市场很有可能持续受到压力,瑞信建议重点关注符合政府目标的行业和投资主题。尽管今年上半年的投资增长超过50%,但我国可持续投资项目仍能带来了较好的回报率。瑞信预估,2021年的总体情况将挑战固定收益投资,只有几个固定收益资产有正的机会。
预期投资贡献率下降与我国房地产政策调整相关。我国的房产投资在未来会变弱,这会连累经济发展,但房地产业并不会发生硬着陆。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复苏的持续,预期消费会继续恢复,消费结构也会有重大改变;从投资角度来看,未来基础设施仍会增加,但增速很有可能会放慢。制造领域的投资可以保持高增长和绿色投资。新建基础设施发展非常迅速,但相对于基础设施而言,房地产业仍然较小;出口的表现很有可能更为乐观。
在逐步实施诸如反垄断等监管措施后,投资者或将目光重新投向我国新经济板块。是否能恢复游戏版本号和数据安全调查结果,是近期内最主要的两个问题。即便是在新的监管措施下,领先的多样化平台企业和在线游戏平台仍能带来了双位数的利润增长。如果盈利预测下降,估值会过度下跌。
尽管中国是第一个从新冠肺炎疫情中恢复过来的国家,但最近的疫情重演削弱了消费者信心。瑞银预期,中国经济将在2022年进一步恢复和恢复。耐用品和服务、运输等经济发展重新启动的受益者是中国经济开放的好办法。另外,2022年2月份北京冬奥会之后,经济发展状况会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