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动态
当前位置:主页 > 市场动态 >

新时代期货因资产管理业务违规未整改而暂停期货经纪业务新开户

日期:2022-03-16阅读:238

近年来,随着期货市场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参与其中。随着投资者的涌入,期货市场的主要中介期货公司的服务质量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期货公司在各个方面仍存在漏洞,导致非法事件和损害投资者利益的可能性。

值此年度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之际。和讯网特梳理了近年来期货公司的非法风险事件,帮助投资者进一步提高风险识别能力、自我保护意识和责任感,也希望金融业的生态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自去年3.15年以来,共有31家期货公司收到各监管机构的52张罚单。其中,新时代期货罚单数量较多,共收到4张,排名第一;其他公司中,大同、东方汇金、广州金融控股、金融投资、中州5家期货公司各收到3张罚单,并列第二;国际贸易、华安、华金、华龙、华融、前海、瑞达、瑞奇8家期货公司各收到2张罚单,并列第三;剩下的17家公司各收到1张罚单。

具体来说,从排名第一的新时代期货来看,罚单占总数的7.7%左右,可谓硕果累累。2021年3月19日,该公司的第一张罚单获得。因非法向关联方提供贷款和对外担保,被监管部门认定为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董事长戴功斌、总经理刘莎、副总经理黄敏、首席风险官张丽芬、财务负责人杜娟、资产管理部总经理相恒宁也因对两项违规行为负责而被警告,罚款总额19万元。随后,5月18日,江苏省证监会对新时代期货的处罚再次加大,其董事长戴功斌被认定为不合适的候选人。对此,中期协会还于8月26日对新时代期货和上述六人进行了额外纪律处罚。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新时代期货的四张罚单也涉及资产管理业务,甚至被迫变更股东。根据江苏省证券监督管理局2021年6月1日发布的决定,新时代期货因资产管理业务违规未整改而暂停期货经纪业务新开户。同时,新时代期货控股股东冯元宏也参与了上述情况的发生,并责令其转让所持股权。根据新时代期货官方网站,公司最大股东已由冯元宏变更为徐州新鹏城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42.16%。

值得一提的是,在受到惩罚的公司中,有许多个别负责期货的公司。例如,广发期货因其子公司风险控制不到位,未能继续完善相关风险控制体系而被监管责令改正;瑞达期货(002961)被责令改正业务风险控制漏洞,因为广东分公司由于中介管理,分公司负责人也发出了警告函。

其中,东方汇金、前海和中州的三家期货公司都收到了两张罚单,名列前茅。就东方汇金期货而言,2021年4月28日,由于自有资金使用财务管理体系不完善,未有效实施;诚信行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中国证监会责令提供的《东方汇金期货董事、监事、高级近亲明细表》不完整,随后因上述处罚未报告协会于2021年11月16日受到中期协会纪律处分。高管邓江宽、李泽侯、于怀宇、张宝杰对上述违规行为负有主要责任;作为董事、实际控制人,王大庆非法占用公司自有资金,并受到中期协会的处罚。

在前海期货方面,2021年10月18日,前海期货云南分公司因内部控制管理不完善被云南省证监会发出警告函;2021年8月3日,由于公司治理不完善,内部控制不完善,信息系统不符合规定,部分风险管理指标不符合监管标准,管理指标不符合监管标准,未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改。

在中州期货方面,2021年11月30日,内部控制管理要求因未有效实施风险管理而被责令改正;今年1月7日,中州期货临沂营业部因未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制度而被责令改正。

期货公司作为期货市场的主要中介机构和参与者,是连接期货交易所和投资者的重要环节,上述公司自身的内部控制合规性不能达到标准,能否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确实令人怀疑。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高管作为企业的主要经理和经营方向的决策者,在企业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其自身的质量必须发挥领导作用。然而,一些期货公司的高管经常被罚款,这无疑是投资者在选择期货公司时必须注意的地方。

具体来说,52张罚单中有11张涉及相关高管,占总数的21.15%,共有19名涉及高管。涉及期货公司的高管是财达期货总经理孙鹏、首席风险管理人陈云;大同期货首席风险官方战斗;东方汇金期货董事长邓江宽、总经理李泽侯、首席风险管理人怀宇、财务总监张宝杰;华安期货财务总监王军;华龙期货董事长陈义军、首席风险官高明远、副总经理田军;华融期货首席风险管理人丁鲁夷;混沌天成期货董事长吴亚秋、董事会秘书吴少红;新时代期货董事长戴功斌、总经理刘莎、副总经理黄敏、首席风险官张丽芬、财务总监杜娟。

记者从投资服务中心获取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投资服务中心共登记纠纷20797件,受理纠纷1438件,调解成功10193件,争议金额89.81亿元,投资者赔偿金额29.32亿元。受理22家法院44起虚假陈述纠纷案件损失计算委托,投资者2.88万人次,损失42.25亿元。

在投资者多重纠纷解决机制中,诉前调解是帮助投资者快速弥补损失的重要途径。2020年5月,中国证券期货专业调解机构中国证券资本市场法律中心成立。

记者注意到,今年2月,最高法院公布了8起人民法院总对总在线多元调解案件。

其中一起上市公司虚假陈述纠纷案件,即通过调解平台完成调解。在本案中,调解机构在15天内实现了从接收委托到完成调解的全过程,在41天内实现了投资者的全部赔偿。45名投资者成功达成调解,实现了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解、全链解决。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唐欣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a股市场的创新是总对总在线诉讼调整对接,多元化解决证券期货纠纷。考虑到证券违法行为的司法诉讼机制成本仍然很高,引入正式程序以外的多重纠纷解决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总对总的在线诉讼和调解机制外,在中国证监会和人民法院的探索下,投资者的补偿和救济渠道也得到了拓宽。示范案件+专业调解机制受到广泛青睐,康美药业案首次特别代表诉讼。

去年11月,中国(深圳)证券仲裁中心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证券仲裁中心,并与中国证监会多个单位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提高了资本市场纠纷解决的专业性、公平性和权威性,以防止和解决资本市场纠纷。

截至今年2月底,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数量已超过2亿,其中97%为持股市值低于50万元的中小投资者。能否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关系到数亿人的切身利益。如何进一步完善证券期货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是市场各方关注的问题。

首先,在调解方式上,资本市场成熟的金融纠纷投诉专家制度值得借鉴,即在调解过程中,专业金融投诉专家在特定限额内单方面确定纠纷的法律效力;其次,在调解对接方面,调解旨在通过专业机构的干预来缓解双方的期望,但不能通过调解来压制诉讼。在调解机制中,既不能吃大钱,也不能太大钱,以确保公平和独立;最后,要实现仲裁的专业性和独立性,在选择仲裁员时要注意专业性,兼顾仲裁的及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