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但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汽蓝谷,600733.SH)在过去两年中亏损超过100亿元,其高端智能化转型似乎并不理想。
3月26日,北汽蓝谷发布2021年年报。2021年,北汽蓝谷实现营业收入86.97亿元,同比增长64.95%;归属于母亲的净利润亏损52.44亿元,亏损同比减少19.11%;实现经营活动净现金流49.85亿元,比去年同期实现-66.21亿元。
面对疫情、缺芯、零部件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北汽蓝谷连续两年亏损。在致力于高端智能化转型的同时,汽车销售业绩平平。2021年总销量仅为2.61万辆,市场份额为0.74%。在这种情况下,目前尚不清楚北汽蓝谷能否在2022年实现10万辆的年销售目标。北汽蓝谷推出的高端品牌ARCFOX(或极狐)似乎已成为公司破局的关键。
从二级市场来看,自2021年以来,北汽蓝谷股价波动明显。在此期间,股价最低值为6.95元/股,较19.87元/股下跌65%。截至4月7日收盘,北汽蓝谷股价为7.19元/股,市值308亿元,市盈率为-5.9倍。
根据公开信息,北汽蓝谷是北汽集团新能源汽车业务布局的主要载体。北汽蓝谷的主要业务和资产由北汽新能源子公司组成,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
北汽新能源成立于2009年。经过多年的发展,2018年9月,北汽新能源通过借壳前锋上市,成为a股新能源汽车的第一股,并将公司的中文名称改为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上市后,北汽蓝谷的业绩并不理想。Wind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35.89亿元.52.72亿元.86.97亿元,业绩波动明显;同期净利润分别为0.04亿元.-64.76亿元.-51.7亿元。
北汽蓝谷上市后亏损较大,或政府补贴减少。2018年.2019年,北汽蓝谷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3亿元(调整后)和0.92亿元;其中,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贴分别为9.18亿元和10.42亿元。因此,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29亿元和-8.74亿元。
2021年,北汽蓝谷获得新能源汽车补贴2.68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55.44亿元。
至于2021年的业绩亏损,北汽蓝谷在公告中表示,主要原因是北汽蓝谷的产销没有达到预期和持续的营销和研发投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原材料供应受北汽蓝谷2021年预亏公告影响。北汽蓝谷的生产和销售没有达到预期。现有毛利无法支付固有成本,对北汽蓝谷业绩的影响约为20-25亿元。
此外,为了实现产品向高端的转型,全面推进吉狐品牌推广和渠道建设,北汽蓝谷增加了品牌沟通、广告和运营的销售成本,对北汽蓝谷业绩的影响约为17亿元。北汽蓝谷继续建立独立的技术能力,增加研发投资,研发成本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约为11亿元。
根据年报,2021年,北汽蓝谷的销售费用为16.72亿元,同比增长65.83%,主要是由于广告展览费用和运营费用较上期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减值准备公告,2021年,北汽蓝谷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共计减值准备13.07亿元,转回坏账准备2.13亿元;2021年减值准备影响公司当年合并利润总额减少10.94亿元。
销量低于同行业。
北汽蓝谷作为国内资本市场新能源汽车第一股,立足新能源汽车行业十余年,销量表现突出。
公开数据显示,北汽蓝谷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3年1623辆一路增长,2018年巅峰时期销量达到15.8万辆。2013年至2019年,连续七年获得国内新能源汽车冠军。
俗话说早起,晚集。以2019年为例,北汽蓝谷年销量15万辆,在国内纯电动汽车销量中排名第一,但销量约70%来自B端市场,包括网约车、公务车、出租车等。
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随着B端市场的饱和,北汽蓝谷的销量严重受挫。到2021年,北汽蓝谷新能源汽车年销量仅为261万辆。与2020年相比,仅同比增长0.82%,两年销量几乎持平。年报显示,北汽蓝谷的部分销量由北汽新能源和北京汽车共同开发,由北京汽车生产。北汽新能源销售的合作车型。
与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相比,2021年,小鹏汽车交付9.8万辆,蔚来汽车销售9.1万辆,理想汽车交付9万辆。与蔚小理相比,北汽蓝谷新能源汽车销量差距不小。
此外,北汽蓝谷和上汽集团。广汽集团是国有资产背景,由传统汽车企业转型布局新能源汽车轨道,差距明显。数据显示,2021年,上汽集团和广汽集团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为73.26万辆14.29万辆,远高于北汽蓝谷2.61万辆。
2021年,北汽蓝谷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市场份额较小,销量增速也低于行业水平。
据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批发销量达到350.7万辆,同比增长165.10%。其中,纯电动乘用车产销分别为276万辆和273万辆,同比增长179%和174%。
简单来说,北汽蓝谷的销量仅占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批发销量的0.74%。此外,北汽蓝谷年销量0.82%的增长率也明显低于行业165.10%。
在汽车生产方面,2021年,北汽蓝谷生产纯电动乘用车6369辆,同比减少51.84%。
北汽蓝谷经理。北汽新能源总经理代康伟表示:2022年,北汽蓝谷销量目标为10万辆,其中极狐4万辆。他还强调,这是过去一年奠定基础的信心。今年(2022年)也将是极狐品牌从早期认可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一年。
根据2022年2月的产销快报,当月北汽蓝谷共销售3385辆,同比增长62.43%,仅实现目标的3.4%。
目前,北汽蓝谷拥有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极狐(ARCFOX)和经济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北京(BEIJING)两个品牌,其中极狐已上市阿尔法T.阿尔法S两款高端纯电动乘用车。
北京品牌是公司基于北汽集团60年造车经验打造的经济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目前主要有EU系列产品,主要有EU5.EU5PLUS.EU7。
极狐品牌是北汽蓝谷向高端市场突破的砝码,公司不断创新。2021年4月,极狐阿尔法S全新HI版正式发布。该车型是配备华为全栈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高级智能豪华纯电动汽车,也是全球第一款具有城市智能驾驶能力的大规模生产汽车。
数据显示,北汽蓝谷是唯一一家与华为签订8年合同的汽车公司。此外,北汽蓝谷与华为联合成立了1873戴维森创新实验室,共同开发智能网络电动汽车技术。
事实上,为了向高端智能转型,北汽蓝谷还与麦格纳(汽车零部件制造商)进行了深入的绑定和合作,赢得了亚洲第一个麦格纳合资高端智能制造基地,为其产品带来了全面可靠的高端质量保证。
与此同时,北汽蓝谷仍在增加研发投资。2021年,研发费用12.08亿元,同比增长24.14%。其中,2021年5月,北汽蓝谷为极狐品牌高端品牌募集5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