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22年继续开展粗钢产量减少工作的消息。据了解,这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连续第二年提出的粗钢减少目标,旨在促进钢铁行业在绿色低碳、结构优化等方面的持续努力,进一步巩固粗钢产量减少,深化供给侧改革成果。根据去年的经验,今年的粗钢减少政策更加强调对北京、天津、翼等污染防治重点领域和重点对象的控制,避免一刀切的管理政策,强调保持压力。
消息发布当天,黑色焦炭跌幅3.56%,铁矿石跌幅3.27%,螺纹钢跌幅0.44%,黑色原材料跌幅较大,受后期需求减弱预期影响,钢材价格在供应收缩逻辑的支撑下持续走强。
一方面,受疫情影响,钢厂恢复生产的时间向后移动。在供需疲软的模式下,钢厂第一季度粗钢产量同比下降2750万吨(-10%),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后续粗钢压力的压力。结合去年的经验,钢厂可以合理安排生产经营计划,稳定经营利润。另一方面,在当前疫情的影响下,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钢厂利润不断被吞噬。粗钢压缩有助于抑制原材料价格投机,引导其回到正常价格范围,改善下游企业的盈利空间。东卡期货行业部分析师李轩毅认为,随着疫情的好转,下游需求反弹,导致炼钢利润上升,后期可以关注钢厂利润的扩大。
在李逸认为,在国内经济稳定增长的强大逻辑下,黑板块短期逻辑的变化主要取决于疫情对经济生产的影响何时结束。上下游恢复正常生产和销售后,市场将转变逻辑为检验需求,检验其高度是否能够承受当前钢材的价格和产量。
‘稳定增长’仍然是今年的主题。目前,GDP经济增长压力很大,这意味着下一项政策将继续努力推动经济繁荣。因此,即使3月份房地产销售数据不佳,在强劲预期的支持下,黑色部门仍然表现强劲。粗钢平面控制不会在短期内改变当前的主要逻辑,但如果房地产消费在今年下半年,基础设施项目将推动需求复苏,主要逻辑将回到供需差距和钢厂利润之间的差距。李轩逸说。
周二,有关部委关于原材料供应和价格稳定的表述引起了市场的关注。一些强劲的品种在高位下跌,纯碱也是其中之一。昨日,化工行业整体下跌整理,纯碱重心下跌,主合约2209年下跌3.81%,收于3107元/吨。
事实上,自3月中旬以来,在光伏玻璃需求前景良好的推动下,2209年主要合约累计增长超过20%。方正中期期货分析师魏朝明表示,现货价格上涨后,下游补货动力减弱最近,制造商和贸易商的库存去除相对温和,多头情绪低落。
自年初以来,能源价格上涨和地理不确定性增加,国际和国内对光伏电池的需求显著增加,光伏玻璃的生产速度加快。2022年,由于新设备的生产延迟,纯碱供需形势将显著收紧。从年度趋势来看,纯碱预计将保持强劲趋势。魏朝明认为,在下一段时间内,市场将重点关注产业链库存的下降,产业链下游企业应等待库存深度和市场稳定的共振购买套期保值机会。
油,生猪盘面价格大幅下跌。
在农产品行业方面,昨天所有的油品种都下跌了,其中棕榈油主合约在2209年下午跳水。当天开盘时,国内油盘仍然很强劲,接近中午的一波下跌,下午再次下跌,表明多头主动平仓。棕榈油在夜间继续下跌。
对此,新湖期货分析师陈燕杰认为,油脂大幅下降的原因是马棕油出口数据不佳。根据航运机构的数据,截至4月20日,马棕出口的航运量环比下降了15-18%。根据历史数据,4月份马棕出口的环比增长通常较小,过去五年平均环比增长5.8%。与历史出口数据相比,目前马棕出口明显偏差,市场对棕榈油高价抑制消费的担忧再次上升。
然而,陈燕杰表示,目前国际植物油供应紧张的格局仍在保持。4月份,马来棕榈油生产季初期产量仍较低,预计5月份马来节假日产量较低;乌克兰葵油贸易几乎中断。虽然一些葵油通过铁路出口到欧盟,但数量较少;阿根廷卡车司机罢工或未来几天阿根廷大豆压榨放缓,影响阿根廷油粕出口;国际菜籽和菜籽油之间的差距只有在欧盟菜籽新作品上市后才能初步缓解。
然而,由于植物油价格植物油价格极高,国际植物油需求下降,如蔬菜油、葵花油等。棕榈油的消费抑制也开始显现。总体而言,国际植物油供需形势没有明显变化,但棕榈油消费抑制显现,供需紧张预期略有变化。
陈燕杰表示,从中长期来看,国际植物油供需格局和价格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供给侧的改善,因为需求相对刚性。她说:目前,国际植物油市场仍然没有明显的负面影响,石油预计将继续高水平运行。一旦国际棕色石油的产量或库存恢复低于预期,美国大豆的新面积低于预期,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长期战争仍有可能上升。
此外,在前几个交易日强劲反弹后,昨日生猪期货盘面大幅下跌,与现货走势大不相同。对此,五矿期货农产品分析师王军认为,一方面,经过快速上涨,市场基金开始怀疑这一轮现货反弹的可持续性和高度,特别是从需求的角度来看,下游对价格上涨的抵制也增加了空头信心。短期市场的快速上涨也使一些多头产生了止损利润的想法;另一方面,尽管现货价格大幅上涨,但盘面价格仍在大幅上涨,因此少跟随或不跟随现货上涨是合理的。
据了解,生猪市场仍处于淡季,整体需求仍然疲软。王军表示,在早期阶段,由于疫情下的局部集中囤积,但价格大幅上涨后,下游出现了明显的阻力。随着天气的逐渐变热,在疫情无大规模爆发的背景下,短期需求仍然谨慎。
目前,点状疫情在全国许多地方爆发。王军认为,疫情对需求的影响相对复杂。短期内,疫区的库存需求将增加,从而增加短期消费。然而,从长远来看,疫情对餐饮消费的打击是巨大的。因此,从长远来看,疫情的分布将显著抑制猪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