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深圳市税务局与市工商联合会、市社会组织管理局联合举办组合式税收支持政策服务需求对接活动,开展政策云宣传,进一步落实2022年我为纳税人办实事、便民办税春风和春雨润苗专项行动,推动减税政策扎根,不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2021年深圳《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改革备忘录》。数据显示,2021年深圳纳税人400.28万户,同比增长8.02%;税务机关直接组织税收入829.3亿元,同比增长15.6%。
协同构建精诚共治新格局。
深圳市工商联、市社会组织管理局、行业协会代表参观了深圳市宝安区税务局湾区之窗智能税务大厅,并举行了组合税收支持政策服务需求对接启动仪式。
市工商联副主席冯德崇在讲话中表示,自2018年以来,工商联与税务部门长期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组织的春雨润苗小微企业税收服务行动得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下一步,两部门将继续加强沟通,寻求良好的政策,充当政策宣传的助推器,企业需求的传声器,行业税务研究人员,网格服务的探索者,为市场实体提供坚实的保障。
深圳市注册税务师协会专业委员会主任刁英峰音,组合税收支持政策同心服务志愿者代表,深圳注册税务协会专业委员会主任刁英峰宣誓,承诺遵守国家法律制度,实践志愿者精神,以专业能力帮助纳税人及时享受退税政策,帮助优化深圳商业环境。
深圳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副局长白洪春表示,今年实施的组合税收支持政策对稳定预期、帮助企业救助具有重要意义。社会组织管理局应与税务机关深化合作,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平台和渠道优势,在税收政策宣传、行业问题收集、服务产品建设、社会信用建设等方面共同努力,构建真诚共治的新格局。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2021年深圳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改革备忘录,从减少纳税时间、改善纳税体验、实施减税政策、优化业务流程、扩大个性化纳税,重点关注湾区交流六个方面,过去一年深圳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工作回顾总结。
202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商业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将深圳列为创新试点城市。深圳税务机关高度重视并迅速制定具体实施计划。截至目前,近70%的税务相关试点项目已经实施。
《备忘录》显示,2021年深圳纳税人400.28万户,同比增长8.02%;税务机关直接组织税收入829.3亿元,同比增长15.6%。数据显示,完善的市场机制和良好的商业环境是深圳经济蓬勃发展的源泉。
据了解,深圳税务部门以不是最好的,只是更好的的态度,聚焦税收支付痛点,启动了远程MAX税务平台、元素申报、区块链电子发票、技术咨询中心等300多项商业环境改革措施,实现智能业务、智能申报、智能发票、智能咨询、智能答案创造新的商业环境高地。
这次培训将使减税政策非常透明,我相信这对服务纳税人和付款人非常有帮助!我希望税务机关能举办更多这样的云宣传活动,及时回答政策困难。参加活动的协会代表纷纷讨论。
本次活动的最后阶段是开展政策云宣传,首次面向涉税服务专业人士。
刁英峰表示,这一轮组合税收支持政策将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增强企业信心。在税务相关专业服务业,税务服务志愿者在优惠政策指导、行业联动宣传、收集企业需求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他们将继续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建立准确的政策桥梁,帮助企业充分利用党和国家的良好政策。
除云宣传外,深圳税务部门还以税收大数据为出发点,对政策实施情况进行多维分析,尽快将折扣从纸实施到账户。通过制定政策清单、任务清单、企业清单三个清单,准确匹配税收优惠和企业需求,实现政策找人、优惠快乐享受。启动退款报告一体化,自动审核,缺乏三优化,对合格企业实施秒批秒退款,留下最快一天的退税。
深圳市税务局总经济师项青表示,下一步,深圳市税务部门将进一步落实《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汇聚社会各界共同治理,推动组合式税收支持政策深入实施,为稳定宏观经济市场、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做出税收贡献。
4月24日,《2022年CF40中国金融改革报告:金融促进高质量发展之路》(以下简称《报告》)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报告项目由中国金融40人研究院批准,包括五份报告,分别制定《金融稳定促进法》,提高金融监管效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构建新的房地产模式,研究资本项目开放和货币国际化的国际经验教训,提出政策建议。
4月19日召开的中央深圳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完善十四五时期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工作计划,强调了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薄弱环节,完善了金融支持创新体系,促进金融体系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科技创新的需要。
在深入调查从科技创新到实现成果产业化的主要资金来源和使用现状后,报告《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研究》指出,我国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核心矛盾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的社会融资模式不符合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需求。
这一矛盾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银行体系追求本金安全和收入确定性与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之间的矛盾;二是中国金融资本的短钱性质与科技创新到产业化阶段的长周期之间的矛盾;第三,中国金融体系习惯于为大企业服务,在早期科技创新阶段给予大钱与小钱之间的矛盾;第四,金融体系重抵押与科技创新企业轻资产之间的矛盾。此外,我国直接融资市场发展不足,需要加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支持,完善鼓励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
报告建议,在总结国际经验启示和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金融在现阶段更好地发挥支持科技创新作用的改革核心思路应该是探索和建立以股权融资为主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在不断完善以债务融资为主的社会融资模式的基础上,推动金融支持模式从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变,通过政策设计引导各类金融服务,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和科技项目提供有针对性、差异化的金融支持。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破旧、创新、聚合三个层面共同努力:
破旧,即在现有的金融结构中,释放银行体系服务于不同阶段科技创新企业产业化融资需求的能力和动力。有两个具体的建议:一是探索信贷融资支持科技创新的新模式,即创建专业新贷款。其优点是,它不仅可以帮助初创科技企业解决初始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而且可以解决这些企业的高风险覆盖问题,而且不稀释创始人或创始团队的股权,使其愿意为此付出合理的对价。
第二,制度应该取得突破。一是适度放松对商业银行直接投资企业股权的严格限制,为银行直接参与股权投资创造新的空间。目前,受《商业银行法》的限制,商业银行不能投资企业股权。因此,在修订《商业银行法》之前,建议考虑全国人大授权中央银行等金融管理部门制定新的规章制度,支持科技创新,并由国务院颁布,适度放松对商业银行直接投资企业股权的严格限制,使银行有更大的空间直接从事股权投资。二是调整监管政策,允许商业银行以一定的方式参与股权投资。三是整合科技信用体系和信用评价体系,探索建立能够反映新经济发展模式的会计体系,建立健全风险损失补偿机制。第四,以大型商业银行为试点,建立银行股权投资基金。第五,促进商业银行人事管理的长期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