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市场不仅是行业风险管理的平台,也是市场价格发现的平台。目前,有色金属期货价格已成为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参考指标,在有色金属期货市场上形成了有影响力的中国价格。期货市场为企业提供准确的价格信号和风险管理工具。一些品种的期货价格已逐渐成为现货贸易的定价基准。有色金属企业可以利用多维期货工具改善成本控制和库存管理。
4月19日,由新湖期货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大宗商品产业在线论坛周有色金属产业子论坛如期举行。会上,多位业内专家和嘉宾就有色金属期现货市场发展、市场表现、实体企业应对机遇挑战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近两年来,受疫情反复、地缘政治影响等多种因素影响,有色金属价格波动明显加剧。据上海期货交易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时代的发展,衍生品市场已成为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期货市场规模也显著增长。2022年第一季度,有色金属期货市场持仓规模,期货交割总体增加,期货市场一直服务于有色金属行业的优质发展。
负责人表示,期货市场是行业风险管理和市场价格发现的平台。目前,有色金属期货价格已成为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参考指标,在有色金属期货市场形成了有影响力的中国价格。
在产业层面,期货市场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结构的集中和优化,期货市场交付仓库的设置对产业发展起着指导作用。目前,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有色金属交付仓库在促进实物交易和配送中心的形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交易所对交付仓库的严格管理也促进了交付仓库作为当地的物流枢纽,有效地连接了行业的上下游,优化和整合了区域供应链系统。
在企业层面,期货市场为企业提供准确的价格信号和风险管理工具。一些品种的期货价格已逐渐成为现货贸易的定价基准。有色金属企业可以通过多维使用期货工具来改善成本控制和库存管理。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注册期货交付品牌,帮助企业提高市场知名度和产品黄金含量。
负责人表示,在过去几年中,帮助有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做了多项工作:一是加强市场监管,确保市场运行稳定有序;二是充分发挥期货交付的纽带作用,有效解决企业生产、供需问题;三是充分发挥标准仓单平台的服务功能,帮助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四是继续开展多项线上线下(300959)产业教学培训活动,促进更多企业了解期货,合理利用期货工具管理风险。
下一步,上一阶段将继续推进有色金属期货行业的一些关键工作:一是优化品种功能水平,促进上海铜期货修改交付水平,配合国家再生铅标准,为允许再生铅参与交付奠定基础,开展国际铜期货服务业专项活动;二是稳步推进新品种上市,促进氧化铝期货上市,继续研究镁、钨、铝合金、钴等储备品种;三是做好工业和企业服务,继续开展市场培训和投资者教育。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副秘书长张林表示,产业政策对企业和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资源环境安全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加快双碳目标新产业体系建设,推动绿色低碳成为新的竞争力和增长点。
张林表示,近年来,双碳政策对有色金属市场有着深远的影响,这将构成中国有色金属再生产业发展的最大红利。虽然中国再生金属企业起步较晚,规模较小,但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再生有色金属企业的规模显著增加。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中国有30多个在建和新建的再生有色金属项目,涉及产能约620万吨。2022年第一季度,获得环评批准的再生有色金属项目涉及产能超过360万吨。
张林表示,过去十年中国有色金属总产量中再生金属的比例保持在24%左右,但随着双碳对行业格局的深刻影响,预计再生金属的比例将突破,有效支持中国有色金属产业向绿色低碳发展的转型。
她介绍,近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重点包括:促进产业政策进一步优化,建设再生铜铝加工配送中心,拓宽进口原材料类型,通过国内外资源,促进铝渣标准化处置,加快重点产品研究,提高再生有色金属利用水平,加强产业发展支持体系等。
拥抱变化,有色金属市场凸显韧性。
对于2022年有色金属市场表现,新湖期货有色金属研发总监孙匡文认为,在全球变化、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叠加下,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已成为市场焦点,有色金属板块金融属性强,与全球通货膨胀高度正相关,如果通货膨胀继续上升或保持高,有色金属价格趋势强劲的可能性较大。
从供应方面来看,孙匡文认为2022年有色金属供应方正处于修复周期,各品种之间的供应增长强度和节奏不同。预计上半年供应增长表现不佳,或明显反映在下半年。预计铝产量修复速度快,铅供应增长潜力大。
从消费的角度来看,孙匡文表示,海外市场仍处于经济复苏周期,有色消费保持增长,但边际增长放缓,国内传统消费没有改善,新能源新基础设施有色消费持续增长,镍、铝、铜锡等品种,有色库存大多较低,为价格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总体而言,孙匡文认为,今年有色金属品种将保持高水平,甚至进一步上涨。目前,有色金属价格过早转向。就具体品种而言,锡镍铜在下半年的表现强于铝锌铅。
上海有色网络大数据总监叶建华对2022年铜产业链进行了详细解释。他说,从铜产业链供需的角度来看,虽然上游铜精矿供应松散,难以看到太多的干扰,但新的矿山产能扩张顺利,铜冶炼厂的利润在加工成本TC和硫酸价格的高下继续上升,冶炼厂保持了较高的生产热情。然而,考虑到第二季度中国铜冶炼厂集中维护所涉及的粗冶炼产能可能占中国总产能的四分之一,预计铜冶炼厂将在今年下半年释放产能。此外,由于中国铜进口窗口继续关闭,预计今年很难保持进口水平,预计中国铜产业链上游铜矿供应瓶颈将缓解,但短期内很难形成有效的供应增量。
叶建华强调,虽然在高通胀下,欧美发达国家开放加息周期,但国内政策春风频繁,流动性丰富,基础设施预期增强,因此预计全球实体经济韧性,对铜消费增长预期有一定支撑,中长期铜价支撑新能源故事,如果全球流动性下半年收缩,海外通胀压力缓解,铜基本面小幅过剩,需要警惕铜价下跌的风险。
国家电力投资铝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高级分析师林金宇对2022年铝业市场的驱动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他说,近年来,从铝业供需的基本数据来看,在全球电解铝供应增加的同时,一些主要消费领域出现了波动,驱动铝价格保持强劲的主要因素包括全球宏观政策环境和全球能源转型。从宏观角度来看,欧洲和美国在过去两年实施了极其宽松的货币环境,这也增加了投机性需求,这是促进铝价格上涨的最重要因素。2022年,海外主要经济体逐渐进入加息周期,但通胀可能仍将保持高运行,并对铝价格形成强有力的支撑。
从能源转型对铝市场的影响来看,新能源转型带来了铝消费的新动力,虽然不能准确定量,但也不能忽视。短期来看,地缘政治危机影响新能源转型过程,如果欧洲不解除俄罗斯相关制裁,欧洲能源短缺短期,将带来海外电解铝价格成本飙升,预计欧洲铝能力可能进一步减少威胁,更需要中国铝产品增量弥补缺口,短期电解铝价格预计将保持高运行。
对于长期铝价走势,林金宇强调或出现趋势性下降,因为铝价上涨的逻辑正面临长期调整,特别是考虑到未来地缘政治造成的全球铝贸易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