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动态
当前位置:主页 > 市场动态 >

为什么西南证券的收入和净利润都在下降?

日期:2022-04-29阅读:226

截至4月28日,13家券商披露了第一季度报告,其余11家无法逃脱业绩压力的困境,步招商证券(6009997,诊股)和湘财(600095,诊股)的收入增长。归母净利润方面,西部证券(002673,诊股)、湘财证券、东北证券(000686,诊股)、国元证券(000728,诊股)、华西证券(002926。

值得注意的是,西南证券作为腰部证券公司,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家一季度收入不足1亿元的证券公司。根据西南证券披露的第一季度报告,截至2022年3月底,公司营业收入为0.39亿元,同比下降94.81%。同期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1.28亿元,同比下降152.12%。

为什么西南证券的收入和净利润都在下降?根据利润表,西南证券的净利息收入分别增加了0.83亿元、2.47亿元、19.57%和2.05%。

具体来说,经纪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是促进券商业绩增长的三驾马车。西南证券前两项业务略有增长,但其资产管理业务较去年同期下降54.47%至468.95万元。

自新资产管理定出台以来,渠道业务持续下滑,券商资产管理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西南证券来说,资产管理转型面临压力。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西南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分别为0.55亿元、0.30亿元和0.23亿元,同比下降25.86%、45.99%和23.13%。

除了资产管理业务的急剧下滑外,西南证券自营收入的急剧下降是拖累其业绩亏损的罪魁祸首。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月底,西南证券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持续亏损,较去年同期下降1.47亿元,同比下降71.03%。此外,投资收益和对联/合资企业的投资收益也有所下降,分别为0.54亿元和0.85亿元。

根据自营收入=投资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收入-对联/合营企业投资收入的简单计算,截至2022年3月底,西南证券自营收入为-3.84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6.72亿元,减少233.33%。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至2021年,西南证券自营收入分别为19.31亿元、13.12亿元、11.25亿元,超过同期净利息收入、手续费和佣金收入,成为西南证券最大的支柱产业。

为什么证券公司的自营业务在今年年初大幅下降?山西证券(002500,诊断股)分析师表示,自年初以来,由于地缘政治变化和疫情蔓延超出预期,二级市场震荡加剧,日成交量萎缩,对证券公司业绩产生了一定影响。其中,自营业绩是影响最大的因素。

中国邮政证券分析师补充说,顶级证券公司的衍生品业务能力强于中小型证券公司,在抗风险波动和结构性市场方面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此外,科技创新委员会今年多次破发新股,投资者放弃购买现象屡见不鲜。后续的投资制度使证券公司能够主动或被动地承担投资回报的风险。新股上市的不同表现将直接影响公司的业绩,导致进一步的业绩分化。

自2022年以来,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冲突和全球通胀的叠加,股市的繁荣面临着下行渠道,这也给依赖天堂的证券业带来了巨大挑战,自营收入集体下降。除山西证券外,华西证券披露的信息不完整外,上述11家证券公司的自营业务仅为中信证券(600030,诊断股)。招商证券和西部证券没有亏损,分别为33.51亿元、1.76亿元和0.3亿元。然而,与去年同期相比,上述三家证券公司的自营收入分别下降了13.52%、90.97%和90.94%。

戏剧性的是,在市场哀号遍野的情况下,券商一哥中信证券的自营收入仍创下33.51亿元,而万年二胎海通证券(600837,诊股)亏损最大,达到26.3亿元,降幅为191.45%。

东北证券、国元证券、南京证券(601990年诊断股)、西南证券均下跌200%以上,自营收入分别为-4.35亿元、-7.17亿元、-0.22亿元、-3.84亿元。自营收入下降最小的是第一次创业,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2.45%到-0.8亿元。第一次创业的自营收入下降很小,因为去年同期。

股市低迷恰逢业绩不佳。牛市旗手券商板块今天开盘低开低走。截至收盘时,已下跌3.31%。27日刚刚披露第一季度报告的东北证券开盘走低,跌幅9.82%,一度触及跌停。中国银行证券(601696,诊断股)首次创业,南京证券跌幅均超过5%。截至4月28日收盘,西南证券报3.59元/股收跌3.23%。

随着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时代的到来,证券公司的营业收入变得更加多样化。虽然转型之路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如果证券公司总是躺在舒适区,不啃改革的硬骨头,等待市场强迫它改变,它注定要付出更沉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