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动态
当前位置:主页 > 市场动态 >

李宁:有效利用品牌与生俱来的吸引力

日期:2022-05-20阅读:257

自从美容行业的黄金护肤秘籍诞生以来,早cofee晚alcohol这个词在餐饮行业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意思是早上喝咖啡醒脑,晚上用酒精帮助睡眠,也叫日咖夜酒。

在短时间内,早晚A完成了从皮肤表面皮肤表面渗透到中枢神经系统的过程。酒和咖啡,一杯接一杯被许多年轻人视为至高无上的人生哲学。

当这种白加黑的生活方式让越来越多的城市年轻人无法拒绝时,各种资本闻风而动,瞄准了日咖夜酒的生意。

这两天咖啡圈又热闹起来了。原因是天眼查显示,李宁体育(上海)有限公司申请注册宁咖啡NINGCOFFEE商标。随后,李宁公司慷慨承认销售咖啡。在一些旗舰店,宁咖啡的真实面目已经出现。

事实上,自2022年以来,咖啡轨道市场一直非常火爆。不仅体育服装巨头李宁闻到了咖啡的香气,而且在此之前,中国邮政、狗忽视等巨头纷纷进入。此外,淘宝天猫还发布了2022年咖啡企业支持计划,预计一年内将孵化50多个规模超过1000万的新咖啡品牌,为混战下的咖啡市场加薪。

除了新潮流,热门品牌也迎来了资本的热潮。2022年初,TIMS中国和精品咖啡新贵Seesawcoffee获得数亿元大额融资。如今,在国内咖啡市场,各行各业的参赛者都有足够的弹药供应,新旧势力不断竞争,赛道玩家开启了狂奔模式。

从打造传奇体操王子到转战商业帝国,李宁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体育品牌迅速风靡全国。从1993年到1996年,李宁品牌的年销售收入增长超过100%,1996年创下6.7亿元的销售历史纪录。

随着民族团结和文化自信的高涨,民族潮流席卷而来,中国李宁一度成为潮流的最佳代言。如今,李宁在新一代消费者Z世代心中仍然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这可以从他最新的年报中看出。

根据财务报告,2021年,李宁实现收入225.72亿元,同比增长56.1%,超过市场预期的209亿-211亿元;净利润40.11亿元,同比增长136.1%,高于市场预期的34.65亿-37亿元;截至2021年底,李宁拥有7137家门店。

那么,作为一代人的青春印记,李宁的咖啡生意有多少想象空间呢?与同期6024家门店的瑞星和5500多家星巴克中国相比,拥有7137家门店销售点的李宁咖啡无疑在规模上具有绝对优势。一旦全面推出,星巴克在中国的布局结果将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20多年。

回顾过去,李宁的染指咖啡业早已有迹可循。2021年11月,当李宁1990年世界第一家商店在北京侨福芳草原开业时,许多购物者首次品尝新鲜食物。据了解,当时的咖啡杯是李宁专用的,上面印着李宁的标志。

2022年2月,一辆咖啡车放在广东湛江华都汇一楼新开的李宁专卖店门口。车篷上还印有XCAFE字样的李宁标志,用李宁标志卖咖啡。

3月,李宁和雀巢咖啡推出了超级态度酷项目。李宁设计并定制了早期准备态度潮流T和水杯袋,雀巢推出了酒精黑咖啡酷限制咖啡礼盒。

4月,宁咖啡NINGCOFFEE新商标出现。4月底,宁咖啡在李宁厦门中华城旗舰店正式亮相。根据李宁官方微博发布的照片,新开业的店铺比其他店铺多了一个宁咖啡休闲区。据悉,宁咖啡销售的9种产品包括流行的生椰子拿铁、彩椰子拿铁、南非燕麦拿铁、冰提咖啡、美国咖啡等。目前,该产品仍处于免费接收阶段。

那么,为什么卖衣服的李宁有咖啡的想法呢?在这方面,李宁回应说,公司关注零售终端的消费者购买体验,希望通过优化商店服务,提高顾客购物的舒适性和体验,在商店提供咖啡服务将是李宁对零售终端消费体验的创新尝试。

在营销圈的一位资深人士看来,此举对李宁来说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情。依托品牌店的密集性和强大的品牌吸引力,一方面让用户可以在服装店和咖啡店有休闲体验,另一方面有效利用品牌与生俱来的吸引力,悄悄挤压客户的剩余价值。同时,李宁优化零售消费终端的新尝试,有效利用品牌优势,也是品牌接触年轻受众的有效途径。

这样,李宁去咖啡赛道,让一切皆有可能的口号更加恰当,也让外界对李宁的期待更加满意。

然而,李宁并不是第一个在跨境销售咖啡的人。在此之前,咖啡已经迎来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雄心勃勃游客。

作为包子行业的老字号企业,狗不理经历了不好的评论风暴,线下商店萎缩。现在,狗不理也将矛头对准热咖啡轨道。自2014年底以来,高乐雅咖啡食品(天津)有限公司利亚最大的咖啡连锁品牌高乐雅在华永久品牌使用权投入巨资后,于2022年2月22日注册成立,由天津狗不理食品全资控股。

2月14日,厦门国一家邮局咖啡在厦门国际贸易(600755)大厦正式开业。随后,#中国第一家邮局咖啡店正式开业#的话题冲上热搜,引起无数消费者打卡。

2021年2月,同仁堂(600085)开设咖啡店健康知识,健康咖啡的概念一度吸引了大批年轻人。

两桶油中石油,中石化也踏入了咖啡领域。2018年,中石油开始在昆仑好客便利店铺设现磨咖啡;2021年2月,中石化与连咖啡成立的合资企业推出了自有品牌易捷咖啡,主要销售咖啡饮料和轻食品,消费者也可以选择上车服务。

没有利润,企业往往会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跨境玩家看到咖啡市场前景清晰,市场规模和潜力巨大。

根据艾媒咨询,中国咖啡市场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21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约3817亿元,预计行业增长率将保持27.2%,2025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

此外,根据CIC烧烤咨询数据,中国咖啡消费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咖啡渗透率低,年人均饮用量为7杯/年,约为美国年人均饮用量的1/50。中国咖啡消费市场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从这个角度来看,李宁、邮政、狗不理、中石油中石化等巨头跨境做咖啡,布局更有发展空间的副业就是抓住这个大蛋糕的机会。

此外,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喝咖啡是一种生活态度,是缓解压力的时尚项目,也是取悦自己的重要途径。根据艾媒咨询中国咖啡行业用户肖像数据,2021年22-40岁的中国咖啡消费者占77%,中等收入占41.1%。

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愿意为咖啡买单,也让企业看到股息,跨境咖啡领域无疑可以吸引消费者,帮助品牌年轻;另一方面,咖啡为品牌注入新元素,实现品牌更新,这也是吸引李宁进入咖啡圈的因素之一。

根据天眼查数据,目前全国咖啡相关企业超过15万家。2022年以来,全国新增注册企业1948家,相当于平均每天41家。

在与军咨询高级合伙人、新消费部主任寿志国看来,对于跨境企业来说,咖啡是最合适的类别:第一,高标准化,产品建设和供应链运营都非常标准化;第二,受众年轻,咖啡年龄跨度更大;第三,任何场景都可以接受消费升级下的新需求。

毫无疑问,中国的咖啡消费市场正在迅速崛起,但也应该注意的是,新鲜度是跨界第一场比赛的重要因素,但在日益火爆的轨道下,越来越多的局外人盯着看。在新鲜度消退后,如何追求胜利是每个跨界者面前的共同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