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科技部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开展深入合作,帮助实施重大科技任务,支持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
世界科技强国正在竞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写道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强战略科技力量。
坚持创新在整体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以科技自力更生和自我完善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持,首要任务是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科技创新理论研究所主任李哲研究员认为,作为一个科技创新国家团队支持重大创新领域的基本和战略使命,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对提高国际竞争力,应对科技革命和产业改革,实现优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纳入科技进步法,将促进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发展进入新阶段。研究员陈宝明,科技部科技人才交流与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作为科技进步法律起草小组的核心成员,说,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一种科技力量,发挥战略和关键支持作用,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战略目标。
国家创新体系的中坚力量是战略科技力量。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创新主体,具有完成国家科技战略任务的功能,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强大的支持和领导作用,必将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支柱。陈宝明告诉《科技日报》,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仅是提高创新主体能力的需要,也是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率的需要。
他认为,目前以国家战略目标为导向的创新主体建设已成为提高创新体系整体效率的关键。通过建立国家战略技术力量,将创新体系的完善与实现国家科技战略目标和任务相结合,也是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率的重要途径。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点是支持科技力量、航空航天力量、网络力量、交通力量、数字中国等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通过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颠覆性技术等方面的突破。李哲承认,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并不局限于某一特定技术指标的突破,而是在关注战略目标的前提下,广泛吸收各方的科技优势,形成系统的科技创新能力,确保加强薄弱环节,促进发展,确保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领先科技企业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应该自觉地履行高水平科技自力更生和自我完善的使命。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反映了国家的意愿。对于国家的主要任务,它代表了国家水平的优越的科技力量。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上市’,也不是一个‘终身系统’,也不是由单位的属性决定的。李哲说,一旦国家的主要任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应该动态组织,迅速聚集,迅速形成科学研究的联合力量,根据需要聚集,能够战斗,能够赢得战争,再次战斗。
分几步构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陈宝明认为,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领先的科技企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体来说,国家实验室是中国在战略前沿领域建设的战略技术力量。它不仅应该发挥加强中国在关键领域缺乏能力的作用,而且应该在关键领域发挥主导作用。其他创新主体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和基础在相应的领域,和国家战略任务的实施,如关键和核心技术,原创创新和前沿技术的发展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建设应妥善处理能力与作用之间的关系。陈宝明直率地说,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仅要提高各种创新主体的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能力,而且要充分发挥国家科技任务的领导作用,将任务实施与机构建设有机结合。
在这方面,李哲持有同样的观点。他建议,面对十四五规划和中长期规划,我们应该统筹规划,加强国家战略和科技力量。战略科技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各主体围绕统一部门履行自己的职责,尽最大努力。支持指挥和评估系统对于确保其有效运行尤为重要。
实现国家战略技术力量的功能,首先要加强机制设计的整体‘指挥’功能,建立系统评价、动态调整、政策协调等机制,使战略资源始终围绕具体目标进行分配。李哲表示,在部署和实施过程中,可以建立战略决策层、战略设计层和战略实施层的组织结构。在支持政策方面,需要对领导机构的战略实施给予自主权,建立以任务为导向的机构动态调整机制,建立以战略目标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和人员选择流动机制。
陈宝明认为,要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仅要加强统筹规划,加强重点领域、基础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布局,有效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充分发挥国家战略科技任务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充分调动和整合各类创新资源。例如,通过建立国家实验室,我们可以弥补创新链的关键和薄弱环节,提高创新体系的整体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