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分析
当前位置:主页 > 行情分析 >

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已进入关键阶段

日期:2022-07-07阅读:239

经过近两年的持续攻坚,地方国有企业改革三年取得了决定性进展,主要任务90%以上完成。

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务院国资委主任郝鹏5月7日举行“推进地方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据介绍,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已进入全面结束的关键阶段。接下来,锚定。“三个效果明显”目标是争取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的全面胜利。

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地方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按照规定,“可衡量、可考核、可检验,要办事”工作要求,前所未有的突破,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亮点。

例如,安徽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独角兽”“瞪羚”通过重组整合,大力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福建大力推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成立福建大数据公司,促进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推出数字福建品牌。

“高标准实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确保有效实施。”山东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张斌表示,山东省建立闭环工作,巩固改革任务,明确工作措施、责任人和完成期限,层层建立“军令状”。同时,实施全过程监督和渗透核查。截至目前,山东省企业和市三年行动总体任务平均完成进度已超过90%。

地方国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解决了一些长期未解决的问题。公司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剥离企业社会职能,全面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市场管理机制,取得重大突破。

数据显示,地方一级企业和重要子企业全面完成了党组织前期研究项目清单的制定,一级企业和各级子企业基本实现了董事会建设,90%以上的已建董事会实现了外部董事;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各级子企业经理签约率达到95%,中长期激励子企业占合格企业的80%以上;全国省级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比例达到98%。

经营业绩是衡量企业改革发展成果的试金石。2021年,地方监管企业总资产达到183。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达到7万亿元.4万亿元,1.5万亿元,同比增长19%,27%.4%,经济效益创历史最高水平。

“一般来说,三年行动形成了一批理论、实践和制度成果,有效促进了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有效提高了职工改革的成就感,形成了坚决深化改革、大力支持改革、积极参与改革的良好氛围。”郝鹏表示。

在推进三年的行动中,地方国有企业的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形成了许多良好的经验和实践,发挥了点、面、示范的主导作用。

“去掉行政身份,大家面对市场,背水一战,凭业绩说话。”河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程冬梅表示,打破“铁饭碗”董事长还辞去了省级管理干部身份,真正进行了市场选拔和合同管理,有效地促进了所有企业的关键问题,取得了成果。2021年,河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人均管理资产8亿元,人均利税1500万元,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作为连续9年入选财富500强的大型企业,广汽集团继续努力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明确治理主体权责,加强优秀董事会,进一步推进职业经理人改革,培育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

“打造优秀董事会,锻造公司治理决策主体。”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红表示,广汽集团入选“双百企业”之后,进一步促进董事会来源多样化、结构合理、制衡有效、运行高效。企业还加强了董事履职保障,全面落实了董事会职权。

治理效率提高,发展势头更强。今年一季度,广汽集团实现利润总额106亿元,同比增长37%;新能源自主品牌广汽埃安销量4.5万辆,同比增长155%。

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已进入关键阶段。郝鹏表示,要以更高的标准和质量全面完成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努力确保成效“三个效果明显”。

具体来说,要确保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体系和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提高国有企业的活力和效率。

目前,国有企业普遍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体系的整体框架,但实施效果仍存在差距。根据部署,国有企业制度应进一步推进党的领导组织、制度化、具体化,加快完善和落实党委初步研究清单,明确研究事项分类标准,真正明确党委、董事会、经理等治理主体的职责边界。进一步推进董事会高效运行,科学落实外部董事要求,加强外部董事管理监督,加快重要子公司董事会职权落实。

要建立新的发展模式,需要进一步促进国有经济布局的优化和结构调整,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战略支撑作用。目前,一些地方企业仍有盲目扩张的冲动,热衷于扩大项目,走广泛增长的道路。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体系应突出主要责任和业务,促进国有资本的进退,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竞争力,有效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促进高水平科技自力更生,通过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企业科技创新,促进国有企业原创技术源头建设,加快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缺乏活力和效率”这是国有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三年行动中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下一步,加快完善灵活高效的市场管理机制,全面深入实施各级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建立更系统整合、准确有效的积极激励体系。加快混合改革企业深度转型管理机制,指导混合改革企业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对混合改革全过程的监督。加快建立国有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机制,进一步深化政府与企业的分离,使国有企业更深入地融入市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