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投资者这样评价五一开盘后的股市。
5月5日,宁德时代遭遇资金蜂拥“出逃”日成交额达到200亿,突破历史新高。不仅市值从10亿开始,.6万亿跳水到8761亿,还间接跳水“带崩”整体下跌超过3%的创业板。
尽管曾毓群仍在第一季度的业绩会议上“谈笑风生”,肯定宁德时代“基本面越来越好,一个季度(业绩)没什么。”鉴于上游原材料的飙升,他还吹嘘“如果锂价格高,公司会挖更多”。
但而,投资者并不买账,他们仍然陷入恐慌,不断陷入恐慌“抛售”。
明明一季度业绩同比增长超过1.五倍,投资者为什么对?“宁王”失去信心?
动力电池一哥失守万亿,究竟有什么问题?
财务报告两次延期后,宁德时代“业绩将大大低于预期”传闻,还是成真了。
增长最为明显“降速”。
2022年Q1、宁德时代收入486.78亿,环比下降14亿.其中净利润为14%.93亿元,环比下降81.75%,同比下降23%.6%。
与此同时,利润率也有惊人的下降。宁德时代Q毛利率从26%下降到14%.扣除非净利率仅为24%.01%,环比下降近10个百分点。
早些时候回头看,你会发现宁德时代的毛利跌幅甚至超过了腰斩。在2016年的巅峰时期,宁德时代的毛利高达43%.7%,几乎秒杀整个制造业。
宁德时代表示,利润下降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销售成本相应增加,二是部分上游材料价格快速上涨导致成本增加。
就业绩而言,成本增速超过业绩增速。
同时,宁德时代的总成本上升了198.其中,营业成本为416亿元,同比增长198亿元.66%;销售费用15%;.33亿元,同比增长121.128%的管理费用.45亿元,同比增长73亿元.73%。
自2021年以来,动力电池原材料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趋势。其中,磷酸铁锂电池所需的碳酸锂增幅最高。据统计,2021年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上涨超过400%。2022年第一季度,电池级碳酸锂的均价从25万元/吨飙升至51万元/吨以上,整个行业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
在业绩会上,曾毓群也坦言,“没想到碳酸锂能从3万增加到50万”并描述这一现象“有点像投机倒把”。他指出,“如果我们仍然保持50万元,我们肯定会加快(锂矿)的发展,把碳酸锂拿出来”。
根据财务报告,2021年宁德时代上游原材料运营成本达到778.7亿元,同比增长202亿元.5%。
宁德时代生产的磷酸铁锂电池是其最大客户特斯拉的核心产品。2021年,宁德时代的出货量约为75GWh,特斯拉14GWh,占比19%。
在业绩会上,宁德时代官方也预测,2022年三元和磷酸铁锂出货量将四六开。不言而喻,涨价的影响是巨大的。
与此同时,宁德时代低价购买的原材料库存几乎是“见底”。
分析人士指出,2021年,宁德时报财务报告中的运营成本大于现金,表明公司正在使用库存原材料。
而2022年Q1.宁德时代的运营成本基本等于现金支付。这表明,公司使用库存原材料的比例下降,市场采购的比例增加,也可以部分解释公司的毛利率和净利率的急剧下降。
4月20日,8月20日,宁德时代.建下窝矿区报价65亿元,相当于约657万吨碳酸锂。根据项目评估报告,下窝矿区生产规模可达20万吨碳酸锂/年。
宁德时代董事会秘书姜力表示,公司近日也在江西等地与合作伙伴布局上游资源开采。“随着产能的逐步释放,原材料价格下跌是一种趋势,供需形势将得到较好的扭转。”
但是,即使产量立即扩大,也需要15到24个月才能稳定供应。增加产能需要3-5年的时间。此外,价格上涨的原材料不仅仅是碳酸锂。
三元电池,除氢氧化锂外“补涨”除了影响外,其他主要金属元素镍和钴的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特别是3月镍价变动后,价格运行重心也有所上升,目前仍处于较高水平。
2022年一季度,电解镍、金属钴现货均价分别为19万元/吨,522.5万元/吨,同比增长43万元.2%,54.4%。2022年3月,伦铜、伦铝价格较去年同期分别上涨14%和60%.1%。
另外,六氟磷酸锂的价格从2021年初的12万元/吨到2022年3月的59.9万元/吨。电池级PVDF(粘合剂)价格从2021年初的10万元/吨上涨到2022年初的60万元/吨以上。
同时,宁德时代在第一季度选择了独处“抗下”价格上涨,这也导致其动力电池业务毛利率环比下降10%。
经计算,公司2021年动力锂电池产品单位利润约为00.08元/Wh,如果不能传递成本压力,仅碳酸锂的价格就有可能吞噬公司的全部利润。
是否会提价,曾玉群表示,宁德时报与主要客户进行了类似的讨论。海外客户基本上是金属联动,国内客户几乎是一样的。有些不是金属联动。每个客户都不一样。许多客户向宁德时报提供了大量资金,用于生产线或预付款。公司想投资于桃子,“没那么厉害”,以公平的制度来做。
据东吴证券计算,宁德时代三元523Pack的成本0.89元/wh,环比增加0.12元/wh。而磷酸铁锂Pack成本为0.7元/wh,环比增加0.1元/wh。
有机构预测,一季度末,宁德时代公司与汽车公司基本协商了金属联动定价,预计动力电池产品均价将上涨20%-30%,或者部分盈利能力可以修复。
不仅仅是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供应商之间的博弈让行业充斥着“低毛利”的氛围。
比如,亿纬锂能的毛利数据连续六个季度下降,累计下降超过18个百分点。2022年,国轩高科动力Q销售毛利为14.49%,环比下降超过4个百分点。
在宁德时代,保住王位并不容易。但是对于二线电池厂来说,“新秀”要说,重点是抢占宁王的份额。
与此同时,下游汽车公司正在增加二三线电池厂的采购份额,以应对强势“宁王”独特的行为。为了稳定供应链,许多汽车公司开始在动力电池领域寻找B计划。
比如大众中国投资35亿元建设自己的电池,同时投资国轩高科技确保电池供应。在新势力中,小鹏汽车准备在创新航空引入新的主要电池供应商。“蔚小理”三家公司也投资了掌握高压平台技术的新旺达。
即便如此,从市场份额来看,宁德时代仍保持领先。
2022年Q1、宁德时代装车量为25.51GWh,仍然保持绝对第一。但其同比增速为108.8%,在行业中排名较低。然而,比亚迪电池产品的装车量同比增长2%.47倍,中创新航增长197%,国轩高科145%,亿纬锂能179.5%。
需求方面的下降也是宁德时代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自2022年3月以来,宁德时代新能源汽车企业的重要客户也多次受到疫情影响,相继减产或停产。
例如,宁德时代的第一大客户特斯拉和第二大客户威莱在4月左右宣布暂时停产。上游汽车公司需求的减少可能会影响宁德时代的业绩。
以特斯拉为例SMM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工厂的周产能约为1.新能源汽车7万辆,单日产能约2500辆。.28停产日起至4.18日复工日,特斯拉累计停产21天,将导致约5天.1万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