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证券时报主办,长江证券协办“大变革时代投资力量-2022中国基金业峰会”暨第七届中国“金长江”私募股权基金发展峰会论坛在深圳举行。《证券时报》执行副总编辑周一在致辞中表示,在规模稳步增长的同时,私募股权基金行业继续规范和提高质量,正在形成高质量的发展势头。
他说,在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和新资产管理规定加快实施的背景下,私募股权基金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成长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私募股权基金行业规模接近20万亿元,注册私募股权基金经理2人.4万余家。其中证券类私募9096家,存续管理规模达到5096家.79万亿元。
他说,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和内外复杂因素的干扰,中国私募股权行业仍坚持其初衷,走出了一条美丽的上升曲线。私募股权基金的健康发展丰富了高净值客户的财务选择,增强了市场弹性,带来了新的活力。
周一特别提到了私募股权行业的三个积极变化。
首先,行业生态良好,集中度显著提高。监管部门。“扶优汰劣”在政策指导下,100亿证券私募股权数量已超过100家,头部私募股权继续做大做强,在行业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其次,顶尖人才聚集,投资研究实力增强。经过多年的发展,私募股权基金行业已成为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重要人才高地。自去年以来,又一批拥有自己流量的公共基金大师“奔私”,丰富了行业投资研究的领先力量。量化私募股权的蓬勃发展也吸引了一批顶尖人才。
三是回归信义初衷,加强公司治理。越来越多的私募股权从业者坚持勤勉尽责,以投资者利益为先,自觉抵制不良氛围的侵蚀诱惑。越来越多的机构继续推动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巩固基础,注重长期可持续发展。
私募股权行业已成为资产管理行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的数据,截至6月底,私募股权基金管理资产规模接近20万亿元。
近日,由证券时报主办“大变革时代投资力量-2022中国基金业峰会”暨第七届中国“金长江”在私募股权基金发展高峰论坛上,长江证券董事长金才九在致辞中表示,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市场容量将继续扩大,投资者对私募股权基金的热情将继续上升,私募股权行业未来有望。
金才九表示,证券时报与长江证券共同举办论坛以来,吸引了数千家规模和业绩最具代表性的私募股权机构,在市场上形成了独特的优势和广泛的影响力。论坛一直坚持“合作共建,引领发展”共同构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机构评价体系,发现私募股权行业优秀的管理团队和投资精英,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七年来,我们见证了私募股权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100亿私募股权数量超过100家,1000亿私募股权大幅涌现。一批优秀的本土私募股权品牌继续做大做强。”金才九说,一路上,“金长江”私募基金论坛及“金长江奖”评选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私募机构的关注,参与评选的私募机构已由原来的70家增长到现在的330多家。
服务于实体经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的需要,是金融业的责任。证券公司是连接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重要桥梁,也是促进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型、促进产业创新升级、实现居民财富保值增值的先锋。
金才九认为,随着资本市场参与者加速机构化,“单条腿”步行不再是先发优势。包括长江证券在内的证券公司需要围绕整个价值链为机构投资者提供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解决方案。以长江证券为例,公司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为导向,以服务客户财富增长和服务业价值增长为出发点,全面升级服务模式。为了服务私募股权机构,长江证券整合了投资研究、销售、专业交易、托管运营外包、衍生品服务、金融技术等资源,使私募股权机构能够全面实现。
在俄罗斯和乌克兰紧张局势、疫情影响和全球高通胀的背景下,市场格局日益不确定,投资难度显著增加。如何在这样一个不确定的环境进行资产配置,引起了市场的关注。
近日,由证券时报主办“大变革时代投资力量-2022中国基金业峰会”暨第七届中国“金长江”在私募股权基金发展高峰论坛上,凯丰投资董事长兼首席投资官吴星表示,目前的主题是通胀超预期导致的衰退,尤其是欧洲、日本等国家,如德国采购经理指数,(PMI)数据已经在下降。
吴星预计,从长远来看,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预计将会有一个大的、持续的加息过程。美国的加息率预计将会下降,9月份可能会增加50个基点,12月份可能会增加25个基点。随着欧洲和美国不断加息,开始对经济产生影响,欧洲和美国PMI数据开始大幅下降,通胀或能源相关事件影响了实际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通货膨胀、衰退和加息周期不同,汇率波动剧烈。欧洲占全球地位,占全球地位。GDP今年以来,18%的经济体贬值了近20%;除了美国、中国和欧洲,第四大经济体日本今年的汇率贬值了30%。美国利率上升后,将导致大量资金流向美国,其影响将引起市场的关注。
“制造业强国的地位给中国带来了许多战略选择。中国企业和居民在信心恢复后,在如此宽松的汇率环境下,未来半年将更加乐观。今年上半年,中国居民存款增加10万亿元,但人们不敢消费。一旦市场信心恢复,它将成为一个潜在的积极因素。”
在跨资产配置方面,吴星认为,在欧洲和美国衰退后,我们可能更乐观地配置国内资产。总的来说,国内资产优于海外资产,欧洲和美国可能更悲观——尤其是在欧洲,能源问题是致命的。
今年以来,国际油价一度超过130美元/桶,自2月以来一直超过100美元,全球煤炭价格较高。在俄罗斯大幅减少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后,欧洲的天然气价格飙升,导致欧洲陷入能源困境。
在此背景下,美国选择抛储,将原油战略储备从7亿桶减少到4亿桶.5亿桶左右,今年10月底可能会抛到3亿桶左右.5亿桶左右。然而,现货市场仍然非常紧张,而美国的库存近年来可能处于历史低点。
在吴兴看来,目前原油供应无法改善,不是谁故意这样做,而是六年前决定的。全球传统能源投资的持续下降将导致产能扩张的可能性和潜在产能的显著下降。早在三年前,能源供应就急剧下降——市场对能源的判断关注较少。总的来说,整个闲置产能的潜在生产力相当有限。
“从俄罗斯和欧佩克国家的声明来看,传统能源没有未来,未来属于新能源,那么为什么要大大提高产能呢?这一声明在未来也可能发生变化。”吴星说。
近日,由证券时报主办“大变革时代投资力量-2022中国基金业峰会”暨第七届中国“金长江”在私募股权基金发展高峰论坛上,高毅资产合伙人、首席投资官邓晓峰以光伏产业为例,回顾了产业发展路径,分析了产业演进和迭代。他认为,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和演变是一个宏伟的过程,也是一个起伏、接力创新的过程。
邓晓峰表示,光伏产业是由供需两个维度驱动的产业。2005年,早期的大发展发展在2005年~2008年,在高油价的背景下,欧洲通过补贴创造了需求,然后中国也接力了政府补贴,以支持该行业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在供应方面,中国企业不断创新,提高了光电转换效率,降低了成本。最后,通过整个产业链的技术进步和迭代,实现了世界大多数地区平价上网的目标。
邓晓峰表示,光伏产业具有产业链短、标准化程度高、同质化程度高的特点,完成了企业的演变和迭代。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许多先驱者因无法适应技术进步和产业变化而倒下。同时,解决痛点的企业往往会获得资本市场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