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于9月6日至8日在网上举行。7日下午,7日下午。“聚酯工业分论坛”上海油气交易中心油品部主任张龙兴正在进行中“新常态下的国际石油市场”在主题演讲中,全球石油市场呈现“高油价、高贴水、高毛利、高需求、低库存、低供应、强结构”的“四高二低一强”特征。
张龙星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释:本轮高油价的特点、高油价的回顾、国际石油贸易的新特点以及中国的应对方式。他说,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冲突升级、强劲的全球需求和低库存运行有助于国际油价在2022年超过100美元/桶,其中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是油价上涨的第一推动力。
张龙星表示,与2008年、2011-2014年的高油价相比,随着全球能源市场的大转型,本轮高油价呈现“高油价、高贴水、高毛利、高需求、低库存、低供应、强结构”的特征。
《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自今年年初以来,在全球需求复苏的推动下,墨西哥湾、欧洲、新加坡等地的炼油毛利润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墨西哥湾炼油毛利润一度上升至50美元/桶,欧洲炼油毛利润一度上升至35美元/桶,新加坡炼油毛利润一度上升至26美元/桶,几乎是正常水平的2-3倍。柴油裂解价格差异显著增加,成为最引人注目的品种。
从需求的角度来看,张表示,随着全球控制的放松,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和石油需求的边际影响逐渐减弱,尤其是在美国和欧洲,汽油和柴油的消费甚至超过了疫情前的水平。
在供应方面,随着近年来国际油价的上涨,“欧佩克+”主要产油国已成为最大受益者,其增产意愿显然不足以维持现状。与此同时,欧佩克产油国的剩余产能继续下降。
就库存而言,2022年疫情影响减弱,全球石油需求有所改善,但供给侧增长并未加速复苏,导致全球石油库存低位运行。
“新冠肺炎疫情、俄出新冠肺炎疫情、俄乌冲突、高油价叠加全球能源转型的新趋势。”张龙兴表示,国际石油贸易面临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显著增加,石油市场可能出现阶段性供需失衡,上游投资增长缓慢,高油价将持续一段时间,导致进口国成本增加。与此同时,石油美元体系面临挑战,许多国家试图结算多种货币;在全球低碳转型的背景下,碳税已成为新的贸易壁垒,传统的石油和天然气贸易正在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载体。
张龙兴认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油进口国,中国应保持高油价战略决心,建议继续促进国内储备,稳定能源工作,充分发挥消费市场潜力,不断提高贸易能力,完善战略石油储备轮换机制,努力开展市场运作,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促进石油行业绿色低碳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