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各类产业投资基金加大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的投入!
9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促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暂行办法》,提出集群推广旨在增强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激发县经济活力,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关键环节支持能力。
根据本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集群推广的宏观指导和整体协调,促进扶持政策的出台,发布识别标准,开展识别、监督和评价。建立集群动态管理和跟踪监控机制,“十四五”在此期间,全国约识别200个集群,引导和支持地方政府培育一批省级集群。
《办法》指出,要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优秀企业与强大产业相结合,动态管理与精准服务相结合。
《办法》明确,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集群的财政、金融、产业、创新、土地、人才等政策支持,促进各类产业投资基金加大对集群的投入,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见的营商环境。
《办法》明确,要提升集群主导产业优势,准确定位集群主导产业,有针对性地加强链条,增强专业配套能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发挥龙头企业带头作用,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支持集群参与先进制造集群的培育建设。
激发集群创新活力,指出建立多层次集群创新平台,整合开放创新基础设施和服务资源,开展大中小企业领先产业整合创新、技术产业、大学、科研协调创新,加强知识产权应用和标准开发。
加强集群新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工业互联网安全体系,推进先进安全应急设备应用,建立资源共享管理平台,提高集群数字化管理水平。引导集群企业推广智能制造设备、标准和系统解决方案,深化工业互联网和工业软件的综合应用,提高数字化转型水平。
加快绿色低碳集群转型,明确优化集群能源消费结构,推广清洁能源应用,开展节能改造和绿色低碳技术改造,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污染防治,完善绿色制造体系。
深化集群开放合作。支持集群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深化人才、技术、资本、资源等合作,以集群为单位参与国际合作机制和交流活动,建立贸易投资合作海外安全风险防治机制。
根据《办法》,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集群的财政、金融、产业、创新、土地、人才等政策支持,落实各项惠企政策,加强对集群参与重大项目的支持,推动各类产业投资基金加大对集群的投入,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测的营商环境。
同时,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充分发挥集群管理机构、龙头企业、商业协会、专业机构、各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和中小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的作用,不断完善和完善集群服务体系。
在鉴定方面,本办法要求参与申报的集群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集群主导产业是县域的支柱或特色产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占地面积一般不超过100平方公里,近三年产值超过40亿元,中小企业产值占集群总产值的70%以上,主导产业占集群总产值的70%以上,年产值增长率超过10%。
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效果显著,制造业单冠军企业或领先行业不少于1家,专业新型“小巨人”企业,或不少于10家专业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办法》还提出,集群要有较强的协同创新能力,重视研发的持续投入。近三年来,中小企业研发资金年均增长率超过10%;突破一批主导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有效发明专利年均增长率不低于15%,有效发明专利数量不低于15项。
数字化转型效果明显。本办法要求集群新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高,数字设备和系统应用广泛,引入跨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评价诊断等服务;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普及率不低于15%,实现集群企业重要生产数据的连接。
此外,《办法》还明确,要坚持动态管理,集群有效期为三年。期满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组织审查工作,审查合格后有效期延长三年。
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撤销:
一是有效期届满未申请复审或者未通过复审的;
二是发现虚假申报或者有违法行为;
三是未及时提交集群年度培育信息表,不接受,不配合监测监督;
四是集群主导产业、空间范围、经营管理机构变更等重大变化未及时更新报告;
五是集群企业存在重大及以上安全、质量、环境污染事故、重大及以上网络安全事件和数据安全事件,以及逃税、违法违规、严重失信等重大问题。
在2022年全国专业新中小企业发展会议上,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哲表示,集群发展可以促进资本、人才、布局等有形资产和知识、信息、数据等无形资产的加速流动,实现互利共赢。
他认为,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往往关注产业链供应链的特殊环节。通过不断协调和效果扩大,促进了大中小企业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增强了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还指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进一步推动企业向专业化、新方向发展,实施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项目。“十四五”期间将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00万家,专业新中小企业10万家,专业新中小企业1万多家“小巨人”1000多家制造业单一冠军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主导作用,促进大中小企业一体化发展,引导专业新企业参与制造业强链,支持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建设若干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目前,我国已培育600多个省级产业集群,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刘哲强调,大多数中小企业应准确确定发展定位,精细化、专业化,扩大龙头企业供应链体系,积极融入全省乃至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