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疆机采棉收购引领棉花走势,郑棉振荡中心降至1.4万元/吨。展望未来,在不断消化的负面因素中,棉花价格仍有下行空间。
9月中上旬以手摘棉为主,南疆手摘棉籽棉从6月中旬收购.90—7.0元/公斤开秤价上涨至7.7元/公斤,内地籽棉收购价最高达8.5元/公斤。棉籽价格为10元。.6—1.按7元/斤的水平计算,皮棉成本超过1.7万元/吨。然而,当机械采棉即将上市时,棉花价格突然下跌,市场对籽棉的收购价格并不乐观。从目前一些轧花厂的试水价格来看,40件衣服和12%以内的水分籽棉开秤价格仅为5-5.5元/公斤,此前市场预计为6-7元/公斤。然而,种子棉的收购还没有大面积进行。目前,棉农不买种子棉的收购价格,与轧花厂僵持不下。
从轧花厂的角度来看,2022/2023年行业面临的形势与前一年相比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首先,轧花厂的生产能力显著降低。202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前三批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加工企业总数减少154家。如果后期没有重大变化,2022年将成为近四年轧花厂数量最低的一年。产能显著降低将缓解轧花厂的竞争,避免抢收。二是农业发展银行提高轧花厂贷款保证金,分批发放。即使轧花厂想提高籽棉的采购价格,也是“有心无力”。
对于棉农来说,虽然国家有18600元/吨的补贴价格,但补贴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棉农有很高的价格动力,但棉花收购时间有限,种子棉不能长期保存。如果不及时交易,可能会有一定的风险。笔者认为,僵局可能以双方的让步结束,最终种子棉的均价可能会回到6元/公斤。
8月以来,纺织织织业出现好转迹象,成品库存连续7周下降,开工率持续上升。大部分行业氛围仍在观望。虽然旺季市场形势好于以往,销量较小批量有所改善,但总体来看,好转迹象并不明显,旺季成色略显不足。从欧美需求来看,很难有好的表现。在高通胀和持续加息下,需求方将继续承受压力。总的来说,“金九银十”旺季过后,国内需求可能再次陷入低迷。
国际棉花价格受宏观影响较大。虽然美联储短期加息使金融市场氛围回暖,但中期持续加息压力最终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影响需求。从供需方面看,美国棉花优良率保持低位,巴基斯坦洪水导致棉花减产。印度完成播种,种植面积增加,但8、9月份主产区持续降雨,不利于棉花生长,供应方有一定支撑。总的来说,国际棉花价格的上涨受到需求的抑制,但供应方的支撑将限制其以下空间。
目前,内外价格差异较高,进口棉价格严重倒挂,整体联动减弱,但预期强弱收缩价格差异难以实现。对于国内企业来说,部分进口棉只是需要,短期内保持高价差是合理的。
综上所述,一方面,国内新棉上市时,供应压力增大,新棉成本对期货的支撑较弱;另一方面,短期需求有支撑,但长期难以持续。此外,国际市场的高价很难带动内外价差的回归。中期,郑棉仍有一定的下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