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外紧缩、地缘冲突发酵和国内经济预期改善、估值低的背景下,期货指数在短期内进入了广泛的振荡模式。在风格方面,考虑到基本良好和中美利差继续倒挂,大盘股预计将优于小盘股。
9月中旬以来,随着高景气赛道行业的全面调整,A股市继续下跌。在市场结构上,除全年煤炭行业外,资金从高行业流入低行业,行业层面和行业内部出现高低转换现象。在美联储加息和防疫规范化的背景下,海外市场的波动和国内经济复苏的放缓都给a股带来了压力。然而,随着一些稳定增长政策的实施,国内担忧正在缓解。
国庆长假期间,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限制股权资产价格,限制国内货币政策空间。上周五晚上的数据显示,9月份美国非农就业人数增加了26.3万,高于预期的25万,失业率降至3.5%,低于预期的3.7%。数据公布后,美元指数大幅上涨,而美国股市、期货和现货均下跌,反映了市场对加息预期的强化,包括投资者对加息路径和终点的担忧。同时,美联储11月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上升至68.7%,12月加息100个基点的概率为24.5%,累计加息125个基点的概率上升至60.6%,累计加息150个基点的概率为15%。
从美联储之前的加息节奏来看,加息斜率陡峭,类似于1982年12月至1984年8月,1983年8月至1985年5月,1992年9月至1995年2月,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考虑到经济增长、通胀水平、加息路径等因素,最相似但仍不同的是2004-2006年,当时房地产过热,经济持续复苏,通胀水平高(CPI与2.5%-4.7%相比,美国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上调17次,从1%上升到5.25%,历时24个月,每次加息25次BP。在此期间,道指最大回撤达到8.9%,共上行7.0%,呈现宽幅振荡走势。
总体而言,当时国内外股市与加息疲软有关,加息终止了央行对金融风险的担忧。自2022年3月以来,激进加息的驱动力是抑制高通胀(CPI同比8.3%-9.1%),在经济没有深度衰退的情况下,美联储官员对紧缩政策的大力支持增加了加息的必要性。激进加息导致美元指数大幅上涨。同时,自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资产负债表规模迅速扩大后,需要更早、更快地减少资产负债表、加息、收缩表。此外,俄乌冲突引发的地缘政治事件频发,导致美国股市大幅下跌。海外股市波动将通过跨境资产配置组合进行调整,避险情绪将影响国内股市。此外,中美利差倒挂加剧,间接制约了国内货币政策空间。
图为美国联邦基金的目标利率
国内市场对三、四季度GDP预期值为3.5%和4.5%,与全年目标值5.5%有一定差距。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8%,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因此,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三季度再次明确了稳定增长的重要性,提出要加强稳定货币政策的实施,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受疫情影响的行业的支持。“保交楼”根据需要,加快专项贷款的使用,引导商业银行提供配套融资支持,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国庆节前,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三利好:9月29日,央行、中国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通知,决定分阶段调整差异化住房信贷政策。对于今年6月至8月新建商品房销售价格环比持续下降的城市,可在年底前独立决定分阶段维护,下调甚至取消新发放第一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次日,央行将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0.15个百分点,将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的利率分别调整为2.6%和3.1%。同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明确表示,2023年底前,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在出售自有住房并在一年内重新购买房屋的,将对出售房屋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给予退税优惠。各种迹象表明,加强稳增长政策。
短期来看,9月份官方制造业PMI超预期突破荣枯线,上行至50.1.主要是由于前期受高温限电影响的企业生产逐步恢复,而需求表现平平,出口景气度仍处于下行区间。“内忧外患”在经济环境下,金融数据见底反弹,宽信贷政策逐步出台。虽然实体融资意愿不强,但结构改善不远。随着一些稳定增长政策的实施,国内担忧正在缓解。
在市场方面,经济实质性拐点的推迟和海外资产的下降是短期内抑制投资者进入市场的主要原因。此外,国庆假期后,央行分别回购5940亿元,910亿元,自9月中旬以来,资本利率中心上升,假期前DR007偏差超过零。在增量资金有限的背景下,市场流动性受到抑制。从市场情绪和资金的角度来看,估值跌入高性价比区间,股票和债券的性价比仍具有上行动能。一些投资者为了获得中长期收益,抄底买入此,自9月份以来,四大期货指数对应ETF持续大幅净流入。短期内,我们仍需警惕海外动荡形势下的情绪影响。目前a股不确定性较高,期货指数可能进入宽幅振荡格局。
行业结构、资本转换、高估值轨道稳定有待观察;估值萧条房地产、基础设施等稳定增长板块有望成为资本布局的对象;“洗礼”医药生物、食品饮料行业最近也出现了反弹。市场主线是低估值、超卖和全年煤炭行业。期货指数,IF与IH各合同全面升水,IC与IM年化贴水率基本持平,市场预期前期超卖的大盘股表现优于小盘股。建议投资者在入市前谨慎观望,给予明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