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大连商品交易所发布了《关于免收交货费等相关费用的通知》。根据通知,2023年,大型商业研究所将免除四项费用,包括期货交货费、标准仓单转让贷款、标准仓单作为存款费、期货转让费等。
在实施方式上,大企业将期货交付费、标准仓单转让贷款支付费用、标准仓单作为保证金费用直接免费,对于现金费用,实施前,每月会员会计和发放减少金额,扣除后续交易费用。
受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实体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期货市场的功能得到进一步有效发挥。在连接期现货市场的交割过程中,今年大商所的交割库特别繁忙,多个品种的交割量增加。统计显示,今年10月,大商所交割量达到61万手,同比增长82%。
在具体品种方面,玉米和玉米淀粉在5月份迎来了单个合同历史上最大的交割量,分别达到12.11万手,2200手.18万手。在工业品领域,PVC期货2209合约完成1.65万手交割,是近年来单个合约最大的交割量。
在交付增长的背后,是大型商业研究所优化创新交付业务,丰富一次性交付和现金交付、标准仓单、非标准仓单等不同交付业务模式,与交付仓库、质量检验机构和大多数实体企业共同维护交付的稳定运行。
国泰君安期货运营中心总经理助理田瑞频认为,今年品种交付量增加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方面,随着价格波动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担心长期价格风险,提前在期货市场进行长期销售和接收,提前锁定长期采购和销售价格,实物交付作为对冲长期价格风险的有效补充渠道。另一方面,近年来,交易所接近现货变化和行业需求,继续推进制度创新,增加交付库和交付品牌,各交付库还提供灵活、方便、安全的交付服务,让企业吃饭“定心丸”。
在优化交付布局方面,去年年底,大型商业研究所拥有463个交付数据库。截至今年10月底,该数字已增加到526家,10个月内新增63家,平均每月6~7家企业成为大型商业研究所全国交付网络的一员。大型商业研究所还进一步优化和扩大交付布局,通过接近现货流通特点和生产销售分布,提高实物交付的结合枢纽作用。
以生猪品种为例,大型商业研究所符合国家鼓励生猪当地屠宰、冷链运输,减少生猪长途运输的产业变化,今年增加3个生猪集团交付仓库和18个分支仓库,生猪板交付场所增加18个,为河北、内蒙古等5个省企业参与交付提供有力支持。
响应行业需求,优化交付机制,接近现货流通方向和结构特点,在一次性交付的基础上,支持企业灵活发展现金交付、协议交付、非标仓单交易等业务,特别是今年创新完善品牌交付、集团交付、滚动交付等,为企业提供更灵活的交付方式,促进商品市场循环。
大商所对豆粕、乙二醇、铁矿石等14个品种进行滚动交割,卖方可在仓单注册当天完成交割,大大缩短了卖方的收款时间和收货时间,加快了仓单的流通速度,减缓了大量集中交割对仓库容量和运输的影响。今年前10月,大商所各品种滚动交割量达到45万手,占交割总量的73%,成为企业参与交割的主要途径。以首次引入滚动交割的铁矿石2205合约为例,在5月份的合同交割中,参与滚动交割的卖方收款和买方收货比以往平均减少了9.7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