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中国期货市场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不断完善产品体系,稳步开放,市场规模和影响力迅速提高,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今年期货和衍生品法的引入和实施,进一步促进了期货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10月22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全国代表大会圆满结束。提交二十大报告“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坚持以实体经济为重点发展经济”为期货市场明确定位和发展方向,成为指导期货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纲领。
在深入研究和贯彻前20名精神的过程中,许多期货公司高管表示,前20份报告的重要战略部署指出了期货市场未来发展的方向,带来了历史机遇,并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南华期货(603093)董事长罗旭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当前复杂严峻的内外环境下,20份报告为期货行业未来发展举旗定向。其中,关于“全面推进农村振兴,优先发展农业和农村,巩固和扩大扶贫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高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高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努力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指示与期货市场未来发展密切相关,为期货市场开辟了发展空间。
“我们认为,20份报告对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推进农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高水平开放、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等方面进行了战略部署,对未来期货市场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中信期货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浩表示,在此背景下,期货产业应更紧密地结合自身发展和国家战略,更好地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
银河期货党委书记、总经理杨青认为,近年来,期货市场在帮助实体企业应对市场风险、增加经营收入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风险管理和资源配置功能与中国现代化所需的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高度一致。与此同时,前20份报告强调“要把发展经济的重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为期货业充分发挥市场功能,帮助大宗商品保持供应和价格稳定,不断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深度和广度,帮助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推进农村振兴,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战略指导和重点方向。
充分发挥期货的专业价值,帮助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以促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现代经济体系建设,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建设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发展实体经济,促进新工业化,加快制造业、质量、航天、交通、网络、数字中国。
杨青以促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认为期货市场在金融工具市场的高质量发展和综合风险管理顾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具有更高质量的自身发展和服务水平,对行业发展具有机遇和挑战。
“未来,期货市场应将基本功能与20项具体战略部署紧密结合,以实际行动贯彻20项精神,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做出贡献。”罗旭峰告诉记者,目前,场外衍生品、基础贸易、含权贸易等风险管理工具已广泛应用于行业,业务规模也在逐年扩大。通过风险管理业务,期货公司可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灵活运用期货和衍生工具,有效地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服务。
张浩还表示,期货行业应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参与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其次,期货市场需要进一步承担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帮助工业企业有效应对采购、销售、库存、仓储物流、资本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企业实现价格风险管理,锁定经营利润,扩大业务规模,提高经营收入,促进中国经济实现质量和数量的合理增长。在未来五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杨青认为期货市场可以从多个方面发挥专业价值,
护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服务实体经济,全面管理风险“挑大梁”,为实体企业提供综合风险管理服务。二是继续在服务农村振兴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期货运营商可以充分利用组合衍生工具准确满足需求,改善服务“三农”水平,在全面促进农村振兴中发挥作用。第三,帮助维护国家安全。期货交易所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覆盖生产、流通、储备和贸易的整个产业链服务,与期货经营机构合作,提高包括农民在内的整个产业链的风险规避能力。第四,做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试点工作。充分发挥期货市场的国际优势,连接国际资源,为提高中国大宗商品的国际声音做出贡献。第五,积极防范金融风险。以期货和衍生品法正式实施为契机,努力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确保市场稳定运行。
第二十届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新的安全模式应该得到保障。张浩告诉记者,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期货市场可以充分发挥作用“稳定器”利用市场化方法服务稳定供应和价格,准确滴灌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高中国在国际市场的定价影响力,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确保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更好地提高中国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过程中,从微观主体的角度来看,各工业企业需要不断提高现代管理水平,包括建设现代风险管理体系。长期以来,国内外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实践证明,期货和衍生品是企业管理市场波动风险不可或缺的工具。
杨青告诉记者,以黑色产业链为例,从上游焦炭、铁矿石到下游螺纹钢、线材、不锈钢等,经过多年的发展,期货市场基本实现了期货产品的全面分布,相关企业可以非常方便地对原材料和产品进行套期保值,锁定加工利润,规避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
“通过建立完善的套期保值体系,实体企业可以规范套期保值的日常运行,对套期保值进行复核梳理,帮助企业在市场紧急情况下冷静应对。”罗旭峰说。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期货市场服务业企业的风险管理仍存在一些不足。杨青表示,如我国建立的期货品种体系不能完全满足产业链企业套期保值的实际需求,需要进一步加强企业客户的市场培养和效果,期货公司及其风险管理子公司规模小,业务相对单一,难以提供融资、流动性管理等服务;期货及衍生品市场人才储备不足;等等。
从企业本身的角度来看,罗旭峰表示,我国实体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正在逐步增强,参与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的意愿越来越强烈。然而,企业在套期保值时仍面临基差风险、月度变化风险、市场风险、经营风险等诸多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期货公司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套期保值体系,包括套期保值操作的基本流程、职权分立、应急处理、套期保值会计操作等。”
谈到未来期货市场如何更好地服务工业企业,张浩认为需要在两个方面继续改进:一是继续丰富期货品种,更好地满足工业企业快速增长的风险管理需求,更好地支持新兴产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期货业务机构的服务能力,不断创新风险管理产品和工具,满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各种需求,帮助现代产业体系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