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分析
当前位置:主页 > 行情分析 >

两天人民币汇率上涨1000点 历史警告我们不要过早放松政策

日期:2022-12-02阅读:217

今年年底,汇率市场出现了一些新趋势。今年以来一直扮演主角的强势美元终于有了停滞的势头。11月,美元指数下跌5.04%,为2010年9月以来最大单月跌幅。事实上,目前美元指数已跌至106以下,较年内高点114.78已贬值8%以上。

针对11月美元大幅下跌,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副院长赵庆明告诉《21世纪商业先驱报》,在美联储放缓加息的预期下,美元指数的驱动力减弱,可以判断强势美元基本结束,本轮非美元货币贬值低点可能出现。

在非美元货币方面,11月欧元对美元上涨5.31%,英镑对美元上涨5.19%,日元对美元上涨7.16%,在岸人民币对美元上涨2.15%,离岸人民币对美元上涨3.96%。

值得注意的是,在岸,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自3月份以来首次收盘。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创2019年1月以来最大单月增长,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创10年以来最大单月增长。截至12月1日13时,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报告为7.0570,距离10月25日低点7.3748已升值4.30%;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报7.距离11月1日低点7.3280已升值3.59%。

记者了解到,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美元指数升值周期的顶点已经出现,但在美联储加息周期尚未结束,美元指数相对欧洲经济优势难以进入下行周期,人民币汇率外部贬值压力减轻,后续趋势更依赖于国内经济的基本面。

南华期货宏观外汇分析师周吉告诉《21世纪商业先驱报》,美联储加息预期难以大幅上升,欧美货币政策差异可能收敛,美国经济出现恶化迹象,美元今年长期上涨,预计美元指数可能接近大幅上涨的终点。即使美国经济或美联储在后期加息超出预期,美元也可能再次获得升值动力,但可能是弩的结束。

12月1日,中国央行主管媒体《金融时报》发表文章指出,今年以来,随着美联储通胀激进加息,美元走强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焦点。但自11月以来,美元不仅疲软,而且下跌。根据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的最新数据,截至11月22日当周,美元净空头寸达到18.2亿$,自2021年7月以来达到最高水平。总的来说,目前美元的下跌可能意味着这一轮升值已经达到顶峰,随后的上涨空间非常有限。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美元的升值周期已经结束,美元在未来仍将保持强劲,转向贬值周期可能需要时间。

首先,从美联储加息的角度来看,美联储放缓加息的预期将抑制美元的上行动能,但其持续加息仍将成为美元的强劲支撑。

其次,美元指数的趋势不仅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趋势密切相关,而且与美国经济和欧元区的经济表现密切相关——欧元比例在美元指数中占有重要地位。美国经济比欧洲经济的优势很难继续下去。

11月30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12月利率会议沉默期前的一次关键演讲也证实了市场对美联储放缓加息的预期。鲍威尔说,货币政策对经济和通货膨胀的影响有不确定的滞后,到目前为止,快速紧缩政策的所有效果都没有显现出来。因此,当通货膨胀率接近约束水平时,放缓加息是有道理的。

鲍威尔明确表示,放缓加息的时间可能最早会在12月的利率会议上到来。然而,为了控制通货膨胀,限制性政策比放缓的时间节点更重要。恢复价格稳定可能需要(美联储)在一段时间内将政策保持在限制性水平。历史警告我们不要过早放松政策。美联储将坚持到底,直到成功。

鲍威尔鹰里有鸽子“打太极”这次演讲可能仍然有些令人困惑,但美国最新的经济数据显示,美联储放缓加息的节点很可能已经接近。美国东部时间11月3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它被称为“小非农”11月被称为美国ADP2021年1月以来,就业人数增加了12.7万人,远低于市场预期的20万人,同时较10月份的23.9万人大幅下降。

美联储经济褐皮书还显示,美国整体经济活动大致持平或略有上升,利率和通货膨胀继续对经济活动施加压力,促使中低收入消费者购买越来越多的低价商品,许多人对未来表现出更大的不确定性或悲观情绪。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劳工统计局11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0月份,CPI同比增长7.7%,略低于市场预期,前值为8.2%,环比明显下降,但距离美联储2%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早在11月中旬,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就明确写道,目前美元指数的阶段性高点可能已经过去,但其下行趋势条件尚未满足。一方面,10月份美国整体通胀和核心通胀增长低于市场预期,表明通胀压力边际缓解,导致市场通胀预期和加息预期下降,导致美元指数疲软。另一方面,美元指数的上行动力往往来自美联储的紧缩政策,以及美国经济相对于其他非美国经济体的相对优势;推动美元指数下行的主要因素是非美国经济的强劲表现,尤其是在欧洲。未来,从经济相对较差的角度来看,欧洲通胀高烧不会消退,经济未来欧美经济差异难以明显收敛,或不能使美元指数下行,但也不排除欧洲经济超预期衰退导致美元指数反弹的潜在风险。

中航信托宏观战略总监吴对《21世纪商业先驱报》表示,近期人民币汇率大幅上升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近两个月来,美元走势疲软,美元指数从114点下跌至106点,即美元兑一揽子货币贬值超过8%,但人民币汇率升值远未跟上。近两天人民币的快速上涨可以理解为补涨。

其次,期国内经济刺激政策较多,尤其是房地产融资三支箭的出台,提振了投资者对中国经济未来的预期。房地产板块、大金融板块甚至整个a股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反弹,人民币汇率也从乐观的市场情绪中受益。

第三,今年以来不断扩大的中美利差近期有所收窄,这也是近期人民币大幅升值的原因。近半个月来,国内利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超过20个基点,其他利率债券和信用债券收益率上升较大。近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缓慢下降,中美利差倒挂缓和,也有利于人民币汇率反弹。

数据显示,截至12月1日13时,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为3.607%,十年期中债收益率为2.934%,利差为67%BP,明显收窄于十月底。

吴认为,从中美利差和中美经济基本面变化来看,4月以来人民币单边贬值趋势可能发生变化,短期人民币不会从单边贬值转向单边升值,但人民币可能从单边贬值转向高冲击,即使未来贬值,贬值空间非常有限。

东方金城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就近两天人民币汇率上涨1000点以上的原因对记者进行了分析。首先,11月30日,美国宣布ADP就业数据明显低于预期,市场对美联储将在12月放缓加息的预期进一步增加,这导致美元指数当日下跌0.78%,比价效应促进人民币升值;二是优化细化11月30日疫情准确防控措施,这部分抵消了当日官方PMI指数下行的影响提振了市场对下一次国内经济反弹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