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动态
当前位置:主页 > 市场动态 >

期货产业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的优质发展?

日期:2022-12-13阅读:282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全面推进农村振兴,优先发展农业和农村,加快农业强国建设,全面巩固粮食安全基础,确保中国工作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近年来,中国期货市场推出了一批独特的农产品期货和期权品种,探索“保险+期货”帮助农业、支持农业、支持农业的新模式,广大农业相关主体积极利用期货等衍生工具稳定经营,为保护农民种植收入、保障粮食安全、帮助农村振兴做出了贡献。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期货产业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的优质发展?从现在起,我们的报纸将推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建设农业强国”请注意系列报道。

在党的20大胜利结束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已成为农业领域的热门话题。如何巩固粮食安全基础是重要问题之一。小麦和玉米是中国的主要粮食品种。确保这两种作物的播种面积和产量稳定是稳定中国粮食安全的基础。

11月上中旬,在中国玉米集中收获上市和新季小麦播种的时候,从南到北,在广阔的田野里,到处都是抢收、抢种的繁忙景象。河南省滑县牛屯镇齐庄村的农民们一起看到自己的绿色麦田,满意地笑了笑,美好的愿景自然而生:明年小麦丰收的希望很大。

和大多数村民一样,齐时光播下的新季小麦是优质强筋小麦——郑麦366。为什么我们现在播种的是同一个品种,而不是以前的“自留麦种”?这是中国小麦期货市场有效指导的结果。目前,我国北方小麦种植区已完成种植结构调整,各种订单种植模式持续。

河南省滑县粮油贸易商齐凯表示,在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率先响应的是“郑州小麦价格”。2003年3月28日,优质强筋小麦期货在郑商所上市,对我国小麦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优质强筋小麦期货在引导我国小麦种植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增强了我国小麦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衍生出著名的延津模式和白马湖模式。”

开封粮食集团董事长扶伟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大宗农产品已告别“提篮小卖”经营模式、品种齐全的农产品期货市场,不仅有效引导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而且解决了问题“谷贱伤农”等待历史问题。在此背景下,根据市场需求种植小麦已成为一种趋势。

河北石家庄高级粮油行业人士马书民告诉记者,虽然近20年后,河南、河北、山东、江苏等小麦主产区出现了“期货+订单”“期货+龙头企业+农户”等待模式仍然过时。更重要的是,这些模式在玉米、花生等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巩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期货和期权工具在我国玉米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创新模式的多样化、参与者的普及、运营机制的市场化,我国玉米产业取得了高质量的发展。

南华期货(603093)董事总经理唐启军告诉记者,在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东北三省一区,玉米期货的使用和期权工具已经深入人心,特别是在玉米种植、收购和销售方面,农民收入、玉米贸易商库存、玉米深加工企业降低成本、拓展销售渠道等方面,都离不开玉米期货和期权市场。

“2017年7月21日,辽宁省铁岭市铁岭县蔡牛镇张庄6家大型农业合作社的农民投保玉米1000公顷,保险保障1548万元。这是辽宁省首个玉米收入保险试点项目。”唐启军说,农民只需要为每0.07公顷玉米支付11.6元的保费,保险公司为每0.07公顷1032元的玉米收入提供保障。年底未达到保险收入的,差额由保险公司赔偿。年底收入超过保险金额的,玉米收入全部归农民所有。“有了收入保险,农民就不用担心玉米收成和价格涨跌了。在取消玉米临时储存制度、推进玉米补贴改革的过程中,这种保险+期货模式给种粮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为了帮助玉米等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大型企业还提出了产业金融培育基地的概念,与全国许多工业企业和金融机构合作建立了产业金融培育基地,主要通过交易所“搭台”农业等龙头企业“唱戏”形式中小企业乃至玉米等整个产业链以不同方式参与期货市场,提高其高风险管理水平。

记者在陕西省一家粮油集团的调查中发现,集团下属的10多个粮食仓库都做得很好“顶呱呱”他们是怎么做到的?答案是,好好利用玉米期货、期权等工具。

“过去,河北、山东等地的玉米工业企业在购买玉米时依靠猜测和销售。后来,在期货市场的指导和推动下,各种新的市场实体不断涌现,基础贸易等新的贸易模式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玉米工业企业开始积极拥抱期货。”马书民告诉记者,许多玉米行业企业对利用期货等衍生品管理价格风险、稳定经营有着深刻的了解,成为积极推进订单农业、仓单交换、基差贸易等商业模式的先驱和实践者。

唐启军表示,交易所、期货公司、保险公司、地方政府特别重视如何促进我国玉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通过实施“农民收入保障计划”凝聚期货、保险、产业等力量,不断丰富期货支农模式和场景,帮助全面推进农村振兴。

徐福新,黑龙江省红五月农场第一管理区,2021年参加南华期货等县域玉米收入保险项目后表示,今后将更加注重如何科学耕作,提高单产,确保粮食综合产出。“投保后,我种植玉米的收入有了保障,心里更有底。”

目前,期货行业正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20大精神,大力推动期货期权市场更好地服务“三农”帮助全面推进农村振兴,以实际行动支持“中国饭碗”贡献期货力量。

据记者了解,国内期货公司及相关机构接近前线,进入基层和援助点,密切倾听市场需求,收集行业声音,围绕产业援助、农村振兴等,发挥专业优势,支持粮食农民参与“保险+期货”试点项目,引导粮食收购、贸易加工企业充分利用期货和期权工具。

一些小麦、玉米种植、收购、贸易、加工等龙头企业表示,要使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障能力更强,必须弥补不足,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区域辐射驱动能力,在大力推进产融结合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期货、期权等工具,进一步提高涉农主体的风险管理水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重要贡献。

北大荒(600598)农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守聪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党的20大报告把国家粮食安全放在了非常重要的高度。未来,北大荒集团将继续致力于让“中国饭碗”装满更多的“中国粮食”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充分发挥农业强国建设作用“排头兵”作用。

马书民表示,围绕粮食产业,因地制宜创新期货等金融产品和服务,构建产业链生态场景,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安全,是期货市场全面推进农村振兴的重点工作。“目前,在小麦、玉米等大宗粮食品种的生产、收购、储存、流通、销售等方面都有期货的影子,总结形成了一批典型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案例、服务模式和产品,这是一个特别好的发展趋势。期货市场正在开辟一条巩固我国粮食安全基础、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服务农村振兴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