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动态
当前位置:主页 > 市场动态 >

11月企业债融资同比增长3410亿元 企业部门引领新一轮宽信

日期:2022-12-14阅读:129

一.居民和企业的贷款需求进一步分化

新增信贷同比增长较少,低于市场预期。1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1万亿元,同比增长600亿元。今年以来,新增人民币贷款季末飙升.季初下跌的季节性特征尤为明显,但季中表现不同。除5月外,2月.8.11月份新增信贷同比增长(见图2)。

分项:

1)住房抵押贷款继续拖累。11月,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3718亿元,是最大的拖累。10月,全国新房价继续下降,一线城市房价连续第二个月环比下降。结合防疫政策调整的早期阶段,全国许多主要城市迎来了感染高峰,显著抑制了居民的购买意愿。反映在销售水平上,商品房目前的交易情况仍明显低于前几年的同期水平。

居民短期贷款同比增长较少。同样受疫情反弹和感染率上升的影响,居民消费复苏动力较弱。11月,居民短期贷款同比增长992亿元,是第二大拖累。

2)在多项政策工具的推动下,企业中长期贷款继续回升。今年5月以来,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速触底回升。8月至11月,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连续4个月同比增长,总增量超过1.5万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的复苏是许多政策工具生效的结果,包括政策开发金融工具.新增专项债.设备更新改造再贷款等多种再贷款工具.监管部门鼓励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房地产信贷。

企业短贷同比增长651亿元,受疫情影响,企业经营活动受限.出口持续下降等因素有关。

3)票据融资同比增长56亿元。随着2022年结束,年度信贷额度接近使用,银行填写信贷规模的意愿下降。

二.社会金融增长率下降,企业和政府债务融资拖累最大

社会金融增速下降,增速下降。11月新增社会金融规模1.99万亿元。.同比增长6083亿元,社会金融股增速10.0%,较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分项上看:

1)在高基数的影响下,企业债融资同比增长3410亿元。2021年11月,新增企业债融资4006亿元,基数较高。当时,房地产企业正面临流动性收缩的压力,“三道红线”在新规定的约束下,开发贷款增速下降,因此房地产企业增加了债券发行和融资。今年11月“第二支箭”落地支持房地产企业融资,当月房地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有所回升,但同时到期量较大,导致净融资额大幅下降。受去年高基数影响,今年11月企业债券融资同比增长较小。

2)在错位发行节奏下,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增长1638亿元。2021年下半年,新增专项债券发行速度加快,11月发行规模高达5761亿元。自今年年初以来,政府债券发行节奏一直处于前沿,新增专项债券限额基本完成,11月发行规模仅455亿元。受发行节奏错位的影响,今年11月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增长较小。

3)表外融资呈现积极贡献,合同比减少2275亿元。其中,新增委托贷款同比减少123亿元,基础设施投资基金部分委托贷款基本完成。新增信托贷款同比减少1825亿元.新增未贴现银票同比增长573亿元,主要是因为去年新资产管理规定过渡期,金融机构继续压缩表外融资,基数较低。

在其他子项目中,新外币贷款同比增长514亿元,与11月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心仍处于7.18的低水平有关。企业外汇支付成本较高,外币贷款需求萎缩。股票融资同比增长506亿元,社会金融口径下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1621亿元。

三.居民储蓄率高,M2增速再创新高

11月M2增速上升0.6个百分点到12.4%,刷新年内新高,M1增速下降1.2个百分点到4.6%。M2-M增长剪刀差的扩大反映出实体经济的资本活动仍然较低。

分项方面,企业存款拖累.居民存款贡献存款增长的特点很明显。11月,企业存款同比增长7475亿元,与企业整体融资需求下降有关。如上述所述,除企业中长期贷款外,企业短期贷款.企业债务融资同比减少,派生存款相应减少。相反,11月居民存款同比增长1.52万亿元,反映出居民投资消费倾向仍受到抑制,储蓄率高。

非银行存款同比增长6937亿元,财政存款同比减少3600亿元。

四.企业部门引领新一轮宽信用

从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结构来看,企业.居民端资金各占一半。企业端主要包括开发贷款和自筹资金。截至2022年10月底,两项资金分别占11.8%.35.8%。其中,自筹资金包括房地产企业自有资金,以及企业通过发债发债。.股权融资等募集资金。居民端主要有个人按揭贷款.截至2022年10月底,定金和预收款分别占16.1%.32.7%。

在政策的支持下,房地产企业融资有望率先改善。目前,已出台的房地产救助政策主要面向企业端,企业部门是引领新一轮宽信贷的先锋。具体包括2000亿保交楼专项贷款.第二支箭支持民营企业债券融资.第三支箭支持房地产企业的股权融资。未来仍有增加政策的空间,包括从居民端刺激需求,调整购房和贷款限制政策。注意本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基调和可能出现的情况LPR下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