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动态
当前位置:主页 > 市场动态 >

扩大国内需求将对国民经济发挥重要作用

日期:2022-12-16阅读:144

深入实施“十四五”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规划纲要》和《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针对制约扩大内需的主要因素,围绕扩大内需实施方案“十四五”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主要目标,明确重点任务和措施。

实施方案明确,“十四五”扩大国内需求战略的主要目标是促进消费者投资,实现国内需求规模的新突破;完善分配模式,释放国内需求潜力;提高供应质量,更好地满足国内需求;完善市场体系,刺激国内需求;经济循环顺畅,国内需求发展效率不断提高。

据《期货日报》记者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2月6日召开会议,分析和研究2023年的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实施扩大国内需求战略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有机结合,重点稳定增长、就业和价格,重点扩大国内需求,充分发挥消费和投资的基本作用。

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首席宏观经济研究员李彦森表示,《实施方案》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的进一步细化和实施。《实施方案》更注重刺激消费和优化投资,核心在于结构优化,而不是总量扩张,更倾向于下游消费者。因此,对于大宗商品市场来说,整体不是明显的负面或负面影响,只是在情绪层面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从具体角度看,结构转型,特别是绿色能源的加速,可能间接对新材料、储能等行业以及有色金属等上游原材料产生积极影响。对于房地产,《实施方案》继续坚持“房住不炒”总体政策不变,对于黑色等产业链,经过短期修复,仍处于长期下行趋势,股票博弈市场环境不变。但优化投资,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需求的损失。此外,股市中与结构转型或新能源相关的个股或行业可能会受到潜在的积极影响。

一德期货股指分析师陈畅表示,在外需疲软、出口压力大的背景下,2023年国内需求稳定,扩大国内需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增加。消费和房地产是促进国内需求的两个重要起点,从市场角度看,房地产供给侧政策围绕信贷、债券和股权三个维度,但由于房地产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居民对未来收入和经济基本面的期望,因此后期可能继续出台一系列需求侧相关政策,以提高房地产信心。在消费方面,在外部需求疲软和出口压力的背景下,出口产业链的业绩预期相对较差,在稳定增长政策的作用下,国内需求相关产业链的业绩预期有望得到改善。

中国国际期货高级研究员汤林民表示,近十年来,平均而言,在过去的十年里,平均而言,GDP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贡献超过一半,投资贡献近40%。因此,“十四五”在此期间,扩大国内需求将对国民经济发挥重要作用。作用。因此,基础设施、消费、制造业等相应板块,以及黑板、有色板块等商品市场相关板块,将得到有利支撑。就商品市场而言,《实施方案》在消费方面提出“增加健康、营养农产品和食品供应”“增加智能家电消费,促进家居装修消费,促进数字家庭发展”“加强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加氢站等配套设施建设”,以及“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在投资方面,提出加快或加强交通、能源、水利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相应地,铜、铝、锌、镍、黑板螺纹钢、热卷、能化板天然气等农产品板块的一些品种有相对较大的盈利可能性。未来主要有两条投资线:有色农产品在消费领域,基础设施相关品种在投资领域。

金瑞期货铜研究员龚明表示,扩大国内需求明确,实际实施计划,未来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稳步增长,中国经济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对商品市场稳定运行,发挥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功能,主要反映两个方面:一是实体产业基础是商品市场定价的基础,国内需求稳步扩大,有利于商品市场定价权向国内倾斜。第二,它有助于商品市场的顺利运行。从商品供求的角度来看,国内需求比例增加后,受外部需求影响的商品边际减弱,特别是当前国际形势仍复杂严峻,过度依赖不利于商品价格的稳定。

龚明表示,《实施方案》的拓展方向和产业布局以制造业为基础,重点发展新基础设施、制造业转型升级等“经济新动能”这个直接有利的商品板块主要有两个:一是黑色建材、化工等国内需求型工业产品。考虑到投资方向强调重点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预计未来十年基础设施领域将保持良好的增长率;二是以铜、锂、白银为代表的新能源领域金属。在双碳背景下,新能源领域有望保持较高的增长率。但值得注意的是,《实施方案》涉及面广,设计实施周期长,对商品市场长期有利。短期投资节奏需要结合当前宏观变化和商品自身供需情况来判断。

新湖期货研究团队表示,扩大国内需求无疑对大宗商品消费有利。国内村镇消费潜力巨大,汽车、家电、电子等消费品在村镇消费潜力巨大。此外,家庭分布式光伏在农村也有非常广阔的市场,相关消费的增长将提振包括有色金属在内的大宗商品的消费。绿色消费不断得到公众的认可,也将促进减碳相关市场的快速发展。其中,新能源继续引领减碳、新能源汽车、太阳能、风电等新能源领域已成为有色金属消费的重要增长点,并继续在这方面发力,其中新能源领域相关性强的金属利润更大。

对于化工行业,新湖期货研究团队表示,外部需求将受到海外经济衰退的影响,国内需求将弥补外部需求的不足。国内化工仍处于产能周期,国内需求的改善将有助于消化新的产能。由于能源价格高,化工生产利润严重压缩,国内需求的改善有利于企业利润的扩大,有利于产业链各环节利润的顺利传递。此外,国内需求的扩张也有利于中国企业争夺商品的全球定价权。

近期,玻璃期货价格持续上涨。昨日,玻璃期货主合约涨幅近4%。

浙商期货研究中心黑色团队首席分析师姜文民表示,高库存、弱需求、产能过剩一直是抑制浮法玻璃价格的主要因素。自今年5月以来,大多数浮法玻璃厂一直在亏损。6月以来,行业开始清理产能,多条浮法玻璃生产线相继冷修,日熔量从年初17.5万吨降至目前16万吨左右,降幅8.6%。本周,生产线将继续冷修。虽然玻璃库存仍处于较高水平,但本周产销普遍有所改善,整体环比去库5.25%。下游房地产优惠政策频发,无论是“金融支持房地产16项”和“房地产企业三支箭”从融资方面的支持,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昨天发布的《实施计划》,促进了需求方面生活消费的健康发展,提高了浮法玻璃作为房地产后周期的预期。市场对明年完成的结果更有信心。

国投安信期货玻璃研究员周晓燕表示,玻璃期货价格上涨受到预期改善和现货端改善的双重影响。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加上房地产“三支箭”,宏观情绪有所改善。现货方面,近期华北、华东、华中、华南产销良好,库存下降,其中沙河地区最近冷修两条生产线,供应压力也缓解,交易价格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