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教育的海外布局终于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早在9月,它就宣布拟收购KSIEducation股权约45.75%,总额580万英镑(约4670万元),扩大其海外学校网络。截至12月8日,双方最终签署协议,出资和股权比例没有变化。
曾经的地头蛇,业务集中在郑州的大山教育上,为什么把目光投向海外?
目标十个月亏损1320万,大山半年营收987万
大山教育收购的公司不是海外学校,而是与大山教育定位相似的学校服务机构。
KSIEducation成立于2017年10月,主要为英国私立学校业务提供管理和支持服务。目标集团在英国管理两所私立学校,即KingsleySchool及HealthfieldKnollSchool。其中,KingsleySchool位于德文县,是一所为2-18岁学生提供教育服务的私立寄宿学校。目前,共有331名学生,包括73名寄宿学生。50%的寄宿学生来自英国家庭,其余来自欧洲和亚洲。HealthfieldKnollSchool它位于英国中部的基德明斯特市,是一所为3个月至16岁的学生提供教育服务的私立学校。学校目前有194名学生,都来自英国当地家庭。
可见,两所学校总招生人数不足600人,本质上,KSI管理规模有限。不仅如此,这个机构的运作也不理想。据大山教育披露,截至2022年6月30日,目标公司总收入约6200万元,毛利约2640万元,净亏损约1320万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目标集团总资产1.06亿元,目标集团净资产6600万元。
半年收入约6200万元。与上半年大山教育987.4万元的收入相比,并购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但多达1320万元的损失也是一个很大的压力。与目前大山教育的规模相比,KSI收入损失较大,并购无疑是大胆甚至激进的。
对于这次并购,大山教育认为,收购符合集团在中国境外经营私立学校的未来计划。同时,我们可以直接联系中国优质学校,提升集团整体声誉。
那么,这次并购真的符合大山教育的期望吗?为什么要在转型的关键阶段关注这个海外机构?
自双减以来,大山教育无疑是转型探索更加多元化的机构之一。
今年年初,大山教育发布了转型计划,重点提供高中生和成人职业教育三大服务,儿童和青少年艺术、体育和编码课程;海外教育顾问。
其中,在职业教育方面,大山教育拟收购河南中智创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股本削减后股权总额60%,成本100万元,分三期清算。
在素质教育方面,大山教育宣布成立素质成长中心,推出了山果美育、山果科学、山果口才、山果文学素养、山果机器人编程等六门素质教育课程。据报道,它收购了一家青少年篮球培训机构。
在海外教育顾问方面,大山教育表示,2021年12月19日在郑州开设中心,为有兴趣出国留学的学生提供咨询服务,并开始收取咨询费产生收入。显然,并购KSI,也是与这部分业务的协作。
之所以如此多样化,可能与过去山区教育的教训有关。
上市之初,大山教育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2019年底,郑州有80个自营教学中心,其中79个位于郑州。2019年,郑州市收入约3.74亿元,占总收入的97.4%。在商业上,大山教育只关注K12业务。2019年,其小学辅导收入达到2.44亿元,占总收入的67.1%;中学辅导收入1.2亿元,占总收入的32.9%。英语、数学、语文占科目的绝对比例,共占94.3%。
在过度集中的模式下,大山教育几乎没有抵御风险的能力。因此,当行业迎来剧变时,大山教育陷入了困境。今年上半年,大山教育实现收入987.4万元,2021年同期收入2.16亿元,同比下降95.4%。亏损131.3万元,去年同期大山教育盈利1866.5万元,同比由盈转亏。在众多的教育培训机构中,大山教育无疑是受影响最大的机构。
在这种情况下,多元化转型,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可能是最理性的选择。一旦多种布局产生协同效应,这将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快乐。
那么,大山教育会像想象的那样顺利转型吗?
从布局效果来看,无论是职业教育、素质教育还是海外业务,山地教育的重点仍然是国内市场。
大山教育在公告中表示,收购可以为集团提供直接进入英国学校网络的途径,使留学计划能够将学生介绍给目标集团管理的学校。同事,消除中介,从而产生更高的毛利。此外,由于收购,目标集团有机会联系打算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可以为目标集团管理的学校提供增长机会。
目前,山地教育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业务进展不顺利。今年上半年,山地教育课外个人素质课程仅收入23.2万元,占总收入的2.3%;职业教育业务收入75.5万元。虽然是三大新业务中贡献最大的一条线,但只占总收入的7.6%。
与这两个市场竞争激烈的业务相比,海外教育咨询业务没有太多巨头参与,竞争压力相对较小。此外,郑州等地区的山地教育有学生基础,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深厚积累。这项业务与出国留学有关,确实更容易打开局面。
但毫无疑问,大山教育的这一步相当成败,因为目前还没有多余的努力。截至2022年6月30日,大山教育银行余额和现金为1.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6亿元减少27%。上半年,其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6912万元,去年同期净流入1.12亿元。关键问题是,由于收入缩水90%,年收入规模只有1000万,很难及时补充营运资金,这给海外业务能否及时补充活水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问号。
经过业绩的全面萎缩,山地教育的转型更加丰富多样。关注海外业务可能会进一步调动山地教育资源的积累。但由于过于依赖学科培训,市场高度集中在郑州,转型的难度和挑战自然更高。时间窗口短,影响巨大,山地教育转型前景依然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