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动态
当前位置:主页 > 市场动态 >

财富管理市场从个人需求的角度出发

日期:2022-12-22阅读:236

多年来,保险公司一直致力于完善养老保险保障产品,触角延伸到养老房地产、健康管理等领域。在个人养老资产配置方面,如何量入为出,更好地实现保险保障功能?如何正确看待养老保险的收入?

安永保险战略与转型咨询服务合作伙伴杨本新与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教授周伟兵就上述主题与主持人进行了深入沟通。

节目内容如下:

主持人:与其他养老金融产品相比,保险具有保障和财务管理功能。消费者应该如何选择养老金融产品?养老保险产品的优势是什么?

杨本心:养老主题下最根本的需求是为养老生活做准备。

从资金的角度来看,养老金看重的是长期保值,而不是短期收益。因此,在配置相关资产时,财富的健康、安全、穿越周期的能力和平衡波动的能力非常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保险的保障功能和长期财务管理功能是个人和家庭财富管理的整合,长期稳定是根本。

在购买产品时,消费者应遵循适应性,考虑哪种产品可以从有用、值得、适合三个角度满足养老金需求。例如,产品的历史收入是否稳定,波动如何?该产品是否适合长期持有?你对产品的本质和风险有足够的了解吗?

与其他金融产品相比,养老保险在长期稳定性方面仍具有明显的优势。例如,从消费者需求的角度来看,保险产品不仅满足了金融需求,而且延伸了相应的服务。许多保险公司在生产产品和供应产品时提供增值服务。

周伟兵:养老金融产品大致可分为专属养老保险、养老目标基金、养老金融产品和养老金储蓄四类。当我们的消费者选择养老金融产品时,我们应该看到三个方面,并坚持一个原则。

首先,这取决于业务类型。例如,银行存款和保险产品都属于资产负债业务,这些业务承诺本金和收入,或部分承诺。其他类型的产品属于资产管理业务,不承诺本金和收入,所以我们的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应该首先了解产品的类型。

二是看资产配置。一个好的养老金融产品一般都是多资产配置的,在多资产组合的情况下,产品可以实现多功能保障。消费者在选择养老产品时,需要了解产品的资产配置,了解产品对各种资产的配置比例,从而初步了解其保障功能。

第三,看长期业绩。与产品的短期收入相比,我们应该更加关注产品的长期性能。个人养老产品追求稳定、长期收入相对稳定的产品更合适。许多产品在短期内收入很高,但在长期内可能无法维持。消费者在选择养老金融产品时需要调整心理期望,不要急于追求特别高的回报。

坚持资产组合的原则。消费者在购买养老金产品时,必须坚持资产组合的原则,这是现代管理防范风险的基本原则。不要把鸡蛋放在篮子里,选择更多的产品。通过资产组合的原则,消费者可以防范非系统性风险。

主持人:个人养老金账户可以购买的保险产品,会是消费者购买时的首选吗?

杨本新:养老保险确实有可能成为优先事项。11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首批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的金融机构,包括6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银行、5家城市商业银行、11家金融公司、14家证券公司、7家独立基金销售机构和6家保险公司。

政策实施后,我们咨询了一些组织者,发现储蓄和保险产品更受消费者的欢迎。养老金是长期的钱,需要满足年龄和其他条件才能获得,所以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会关注稳定性、安全性等因素,即是否保护资本。客户咨询时,最关心的指标是产品的风险水平。相对而言,储蓄、保险产品风险水平低,适应性突出。

未来,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可以有用、值得、适合参考。个人养老金账户是政策优惠券。虽然可以促进,但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仍需要考虑自己的需求,并仔细制定养老金的长期计划。

与其他三类金融产品相比,保险产品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养老保险坚持的原则是保障,其次是财务管理。第一保障、第二财务管理的特点正好符合我们消费者购买养老保险产品的心理期望。

与其他金融产品相比,养老保险产品还具有以下三个优势。

一是收入的安全性。养老保险的回报受到保险合同的保护。即使出现市场波动、短期经济停滞甚至金融危机,保险公司也需要提前履行保险合同中承诺的收入。因此,养老保险的收入是安全的。

二是回报的稳定性。养老保险产品的回报相对稳定。如果消费者在规划未来费用时发现养老金缺口,可以购买养老保险产品进行补充。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预期与保险公司签订合同,确定合适的购买金额和支付时间,实现未来稳定的回报。养老保险产品的初衷是提供养老保险,而不是高回报,因为高回报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因此,养老保险产品对追求稳定回报的消费者有其优势。

三是满足养老需求。与其他养老金融产品相比,养老保险是为有养老需求的群体设计的,其支付时间、频率和金额是根据养老需求设计的。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方便老年人理解,也适合老年人操作。

目前,在个人养老金制度中,个人养老金金融产品普遍具有运行安全、成熟稳定、标的规范、保值等特点,收益率和安全性相对较高。也许个人养老金金融产品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对于养老保险产品来说,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认为未来养老保险中的长期护理保险将是一个巨大的增长点。一是市场上缺乏长期护理保险等产品,二是随着社会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很多老年人都有慢性病和护理需求。现在家庭呈现小型化趋势,家庭能提供的护理功能不足。因此,保险公司可以设计长期护理保险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主持人:如何看待银监会新试点的商业养老业务?

杨本新:我认为商业养老金业务的总体方向是好的,它给了保险业试点和创新的机会,与市场和消费者完成互动。

首先,我们需要区分几个概念:财富管理市场、养老金融市场和商业养老保险市场。

财富管理市场从个人需求的角度出发,有两种类型:公共和私人;养老金融市场,或者准确地说,就是养老金融市场。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发布的《2020年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中的定义指出,养老金融包括养老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其中,养老金融是解决如何积累和管理养老务问题,属于私人财富管理的范畴;商业养老金保险市场的核心是满足公众的养老金需求,以商业保险产品为载体,参与前两个市场。

商业养老金试点可视为保险业在养老领域发挥自身价值,参与养老金融市场和部分个人财富管理市场的契机。对于中国保险业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把握客户在养老领域的需求,挖掘更大的市场潜力。

周伟兵:今年11月,中国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开展养老保险公司商业养老业务试点的通知,选择了10个省、市和4家保险公司参与试点。与具有养老性质的传统保险相比,新试点的商业养老业务具有以下新特点。

一是账户与产品的结合。

二是信息管理账户下设两个子账户,兼顾长期养老需求和短期流动性需求。其中一个账户注重长期投资,消费者退休后可以领取。另一个账户注重流动性,根据不同年龄段消费者对资本流动性的需求差异进行设计。

第三,产品设计主要支持个人长期养老金,并可提供一定的附加功能。例如,它可以为死亡和意外伤害的风险提供额外的保护。

第四,加强风险控制。特别是对产品托管机制的风险控制,加强投资监督和估值对账中的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