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动态
当前位置:主页 > 市场动态 >

国家卫健委:做好农村疫情防控有两点关键措施

日期:2022-12-28阅读:152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今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病毒感染实施情况“乙类乙管”措施相关情况。

国家卫生委员会发言人米峰表示,目前我国疫情防治已进入新阶段,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工作重点从“防感染”转向“保持健康,预防重症”。实施“乙类乙管”是在综合评价病毒变异、疫情形势和我国防控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防控策略调整,是实事求是,因时优化完善防控措施的主动性,不断提高防控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实施“乙类乙管”,绝不是放手,重点是加强服务和保障。要认真准备医疗资源,努力保障群众用药需求,做好老年人、儿童等重点群体的防治工作,特别是加强老年人疫苗接种和健康管理,切实加强农村疫情防控。

国家卫健委:“乙类乙管”战斗是一场有准备的战斗,而不是被动放开

国家卫生委员会副主任李斌说,当前疫情防治工作的重点是保护健康和预防严重疾病。依法感染新冠病毒从新冠病毒感染“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是疫情防控策略的重大调整,体现了实事求是、主动出击、因时因势优化完善防控政策,将有助于更好地适应病毒变异和疫情形势的变化,将防控资源更加集中在保护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孕妇、儿童等重点群体上,有助于更好地保障正常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卫生需求,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李斌还提到,目前全球流行尚未结束,疫情趋势仍不确定。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仍然比普通传染病保持着更高的防治措施。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之后,绝不是放手,绝不意味着退出所有的防治措施,而是加强服务,加强安全。接下来,我们将密切关注医疗资源的准备,努力确保群众的药物需求,做好老年人、儿童等关键群体的保护和治疗,有效加强农村疫情防治,努力确保人民的健康和安全。

中国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疫情监测发布后将调整为一个月一次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部主任医师尹文武介绍,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之后,疾病监测报告和外部发布也将进行调整:调整发布的内容,公布现有住院病例数量,包括危重病例和累计死亡病例数量,删除以往密切接触者的报告,不再区分当地病例和输入病例。公布的频率也将被调整。回归乙类传染病后,每月公布一次,平台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

国家疾病控制和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常继乐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地方政府应确保社区保留足够的便利核酸检测点,确保零售药店电子商务等抗原检测试剂供应充足,有效满足居民的检测需求。

国家卫健委:床位资源和设备资源能满足重症患者的需求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介绍,目前我国床位资源和设备资源可以满足重症患者的需求,我国重症床位资源总体充足。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政治司司长焦亚辉介绍,在床位资源方面,国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床位总数为561.6万张,近期床位利用率约为60%。

国家卫健委:目前临床患者白肺比例低

国家卫生委员会医疗政治司司长焦亚辉说,只要肺部有炎症,就不叫白肺。临床上白肺主要是老年人和严重基础疾病患者,但比例很低。

国家卫生委员会:白肺与原始毒株和疫苗接种无关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政治司司长焦亚辉说,白肺与原始植物和疫苗接种无关,奥密克戎仍然很受欢迎。不仅肺部有炎症,就叫白肺。白肺实际上是严重肺炎的表现。一般来说,肺部炎症渗出较多,即当白色图像面积达到70%~80%时,临床上称为白肺。白肺患者会出现低氧血症或呼吸窘迫。

国家卫健委:做好农村疫情防控有两点关键措施

国家卫生委员会医疗政治司司长焦亚辉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做好农村疫情防治工作有两个关键措施。首先,药物应该能够送到最终端。除县乡外,村卫生间这些地方都可以配备足够的药物,配备所需的药物。第二,重症患者可以转移出去。农村重症患者应能够及时转移到有治疗能力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