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分析
当前位置:主页 > 行情分析 >

刘培阳:11月份国内精炼锡产量为16200吨

日期:2022-12-29阅读:212

周三,沪锡主力2302合约盘中涨幅一度超过5%,最高价格突破21万元/吨,创半年新高。

中原期货有色金属研究员刘培阳表示,近期受宏观因素积极影响,包括锡在内的有色金属板块整体走势强劲。一方面,国内优化中外人员管理,取消入境后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市场对国内经济复苏充满期望。另一方面,美联储在12月加息,临近元旦假期,海外市场没有新的负面压制。“近期锡价在有色板块上涨,主要是因为今年上海锡价大幅下跌,估值相对较低,吸引了更多的买入资金参与。”

“受市场情绪升温影响,沪锡近期重拾涨势。”中信建投期货有色金属高级分析师张伟新指出,在海外,通胀降温加剧了市场看跌美元势力,美元指数弱势振荡,俄罗斯禁止对俄“限价”客户出口石油,原油大幅上涨,同时推动沪锡回归整数关口。中国对新冠病毒的降级控制是新冠病毒的降级控制“乙类乙管”,放宽出入境限制,优化防疫政策,进一步刺激消费者信心,提高市场风险偏好。此外,国内还召开了稳定经济市场的在线工作会议,房地产支持政策支持,经济恢复预期继续改善,支持上海和锡的快速进步,恢复之前的失地。

中国银行期货有色金属高级研究员刘超表示,锡终端应用领域主要是消费电子产业,约占锡消费量的60%。市场预计,在未来消费领域,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服务业、旅游业等行业将率先快速增长。此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优先恢复和扩大消费。市场预计终端消费领域将受到政策关注,锡终端需求的反弹预计将导致锡价持续上涨。

从基本面看,刘培阳指出,目前锡市供需疲软。SMM数据显示,11月份国内精炼锡产量为16200吨,较10月份环比减少3.26%。12月份,原材料紧张影响依然存在,加工成本下降挤压冶炼厂利润。现货市场表现疲软,部分国内冶炼厂降低了预期产量。预计12月份国内精炼锡产量较11月份明显下降,月产量可能为15040吨。在需求方面,锡价的上涨抑制了弹性需求的释放,企业在春节前保持了刚性需求的交易规模。在库存方面,国内锡库存最近扭转了以往累计库存的表现。截至12月23日,上海期货交易所锡库存为4901吨,较上周下降995吨,降幅达到16.9%。LME截至12月23日,锡库存延续了9月下旬以来的去库趋势,LME锡库存为2855吨,本轮累计降幅达到44.7%。在目前的降库趋势下,锡价可能会继续保持强势走势。

“今年上半年锡价一直承压,主要是因为进口矿和进口精炼锡的大量增加。”刘超分析说,由于疫情减弱,海外供应迅速恢复。今年,我国锡精矿进口同比增长22%,精炼锡进口同比增长532%。由于进口增加和疫情对国内消费的负面影响,我国局部供过于求,抑制了锡价。

11月中旬以后,国务院联合防控优化调整了疫情防控措施,锡价开始触底,近期加速上涨。

“目前锡库存水平较低,支撑锡价,但随着锡价大幅反弹,市场追高动能逐渐减弱。”刘超认为,短期内终端消费仍难以完全逆转,弱现实依然存在。预计锡价继续大幅上涨的空间有限,未来持续上涨的空间需要基本面的实际改善作为支撑。

张伟新认为,随着国内外优惠政策的出台,消费预期逐步实现,价格将重现在基本面上,在国内锡库存运行逻辑下,随着供需疲软模式的持续拖累,预计上海锡市场疲软,当前持续上涨势头不持久,价格可能在年底效应压力下逐步回调。

张伟新表示,有色金属的长期空间仍然是一个更好的想法。虽然当前海外通胀持续降温符合市场预期,但全球高通胀贷款成本加剧收缩,铜价格持续疲软振荡,市场2023年全球经济衰退达成共识,美元指数底部有明显支撑,美元可能难以大幅熊市,商品长期压力已定调,有色金属难以找到强劲的反弹机会。因此,在当前宏观情绪温暖的氛围中,长期空订单的高布局是一个更好的想法。

刘培阳认为,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和房地产政策的支持,市场对国内经济复苏的预期越来越强烈,这将成为有色金属强化的重要宏观支撑。此外,目前大部分有色金属处于低库存或降库阶段。在此背景下,有色金属板块整体易涨难跌。预计明年年初,在宏观预期和低库存的背景下,有色金属板块整体将继续强势运行。3月份下游逐步开工后,各板块需求表现可能进一步分化,供需矛盾较大的品种波动将更加剧烈。

刘超认为,后期金属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一方面,海外利率已达到较高水平,对经济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另一方面,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危机来原油价格走势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随着年底不确定性。随着年底的临近,有色现货需求疲软,现货水下降,库存上升。建议尝试在现货水位较低时建立近月套利头寸,出售远月套利头寸,年后需求上升,赚取现货水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