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玻璃现货市场价格密集上涨,本周玻璃现货市场开始触底反弹。截至12月28日,全国浮法玻璃市场平均价格为1581元/吨,已连续4天上涨。就在昨天,玻璃期货也创下了5个月来的新高。
玻璃现货价格上涨的原因是什么?光大期货资源产品高级分析师张凌璐告诉记者,此次涨价主要受到玻璃市场产销改善的提振。12月中旬以来,各地玻璃产销持续上升,大部分地区可突破100%,而沙河等部分地区连续几天保持150%以上,西南.西北.华东地区产销相对较弱,但全国综合产销也能维持100%以上。
本周部分地区玻璃价格上涨,主要集中在近期产销较好的华北和湖北。本周,华中地区55.00mm大板现货价格上涨20元至1560元/吨,华北地区5.00mm大板现货价格上涨35元至1560元/吨,其余地区现货价格基本稳定。“沙河地区部分厂家实行保价政策。在期货价格上涨和预期改善的推动下,低库存贸易商和下游企业更加积极。.华南等地区玻璃库存较高,中下游观望情绪较强,价格暂时稳定。”中信建投期货能源首席分析师李彦杰说。
张凌璐认为,涨价仍是市场信心好转造成的,囤货需求和投机需求是主要逻辑。一方面,市场对国内经济复苏有着强烈的预期。届时,房地产板块有望走出低谷,带动玻璃等房地产后端建材需求复苏。在这一预期下,中下游对未来市场的态度由此前的悲观转变为乐观,因此采购热情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虽然目前正处于玻璃需求旺季,但正处于传统的玻璃市场冬季储存周期,尤其是沙河地区的贸易商。据了解,目前璃冬季储存进度在60%左右,但大部分保持在40%-50%左右。因此,短期市场仍有冬季储存需求支撑,价格表现依然强劲。
“最近,物流状况有所改善,华北地区的经济活力显著恢复。年底的工作需求推动了当地玻璃制造商的库存去化。玻璃制造商库存连续两周下降后,一些早期采取低库存价格领先战略的玻璃企业调整了销售价格,推动了整体市场的稳定和复苏。”方正中期高级建材研究员魏朝明说。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沙河地区的价格和产销表现良好,但当地贸易商的价格上涨大多是3.8mm—4.8mm规格比较明显,5mm大板价格上涨幅度相对较慢。
记者发现,在现货普遍上涨的同时,玻璃期货价格创下5个月来的新高。
李彦杰认为,原因是宏观驱动下的预期改善和部分地区下游的补货需求。11月,国内房地产信贷.股权.债券“三支箭”齐发,政策方面“保主体”而且“保主体”核心目的是“保交楼”,实现房地产业“软着陆”。随着房地产企业融资端的改善,需求端受益于国内经济增长的预期。预计2023年房地产业将触底,下半年可能会有明显改善,竣工端数据有望率先恢复增长。玻璃作为竣工端的期货品种,将直接受益于竣工面积的增加。随着沙河地区近期产销的提升,下游补货热情高涨,现货增加,期货价格大幅反弹。
“玻璃期货盘面既有基本面的边际改善,也有市场整体情绪的驱动。”张凌璐表示,从基本面来看,今年下半年以来,玻璃生产线放水冷修速度加快。截至上周,玻璃行业日熔量为161640吨,较6月底下降14085吨/天,当年日熔量水平已降至5年来第二低,距离5年最低日熔量水平仅2000吨。供给侧的持续减少从量变引起的质变,对价格起到了很强的支撑作用。需求侧的改善在于近期玻璃生产和销售的持续改善。供需两端一减一增,推动玻璃基本面边际变化不断改善。此外,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不断优化,部分地区逐步恢复正常生活秩序,大大提振了市场情绪。期货市场螺纹钢.PVC等建材品种的期货价格也表现强劲最近接近或突破近两个月的高点,在玻璃跨品种联动中形成共鸣,成为玻璃期货价格上涨的另一个主要驱动因素。
魏朝明告诉记者,新年宏观预期好转,经济号角吹响,鼓励玻璃行业。2023年,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复苏和房地产竣工需求的释放正成为行业共识。虽然行业高库存状况尚未完全改善,但玻璃生产企业在良好需求预期的指导下继续进行价格战的意愿显著下降。近期玻璃市场稳定复苏,创两个月新高,是早期悲观趋势的修正,玻璃行业整体仍处于亏损状态。
据悉,11月国内平板玻璃产量7890万箱,环比10月下降4.35%,同比下降5.52%。
今年以来,我国共有42条生产线放水冷修,17条生产线点火,日熔量减少13105T/D。近期浮法玻璃开工率降至78.81%,产能利用率降至80.03%,最新在产日熔量为158260T/D,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8.7%左右。近期,玻璃产量下降,库存高位下降。最新浮法玻璃企业库存336万吨,较年峰值下降约70万吨,最新库存较去年同期增长约89%。随着产量和库存的减少,玻璃供应压力逐月略有减弱。
此外,魏朝明还告诉记者,连续两个季度的亏损促进了行业的持续冷修,减少了供应。截至12月28日,全国浮法玻璃生产线307条,生产241条,日熔量161940吨。与6月下旬的年内高点相比,玻璃生产线日熔量减少1485吨,短短半年时间,玻璃供应端下降8.42%。目前,玻璃生产能力接近年度低点。
目前的需求情况如何?张凌路告诉记者,目前玻璃市场的实际需求仍受到房地产行业的限制,整体需求较弱。但在明年需求逐步改善和复苏的预期下,市场库存需求和投机需求显著增加。
“目前,玻璃的实际需求仍然疲软。冬季,北方需求季节性下降,国内整体需求疲软。叠加房地产的下行趋势尚未逆转。2022年竣工数据同比下降近20%。房地产企业资金紧张,玻璃下游深加工企业订单数量低,玻璃深加工企业开工率低。”李彦杰说。
据报道,沙河地区最近的产销率显著提高,主要是库存需求的增加。受预期改善和冬季储存政策的刺激,中下游库存热情高,库存从上游转移到中下游。除沙河和华中地区外,其他地区的产销率变化不大,产销率仍较低。
“物流运输状况全面改善,有利于年底施工和节日库存需求释放,近两周华北玻璃企业销售显著改善,库存显著减少,华中销售状况有一定改善基本产销平衡,华东短期销售疲软,但预计将跟上其他地区的良好销售趋势。与往年相比,销售状况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魏朝明说。
“目前玻璃市场面临着强烈的预期.弱现实主要反映库存水平高.实际需求较弱。2022年以来,玻璃行业库存长期处于同比最高水平,旺季去库也低于预期。现货交易长期低迷.在价格持续下跌的情况下,玻璃企业长期亏损,因此玻璃行业在需求复苏前仍面临严峻的现实考验。”张凌璐说。
李彦杰还认为,目前玻璃市场表现出明显的弱现实和强烈的预期特征。目前,玻璃行业供需疲软,但预期良好。随着期货价格的持续上涨,玻璃期货已经上涨了近10%的现货价格。短期盘面上行空间有限。建议谨慎对待市场。中期来看,春节后玻璃需求可能会有实质性改善,供应量同比下降.在需求同比增长的影响下,预计2023年玻璃库存将下降,价格重心将上升。建议投资者可以依靠1500元/吨左右的支持做多FG2305.FG2309合同,下游企业可以适当增加低价现货储备,当期货价格出现明显回调时,可以在盘面买入保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