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即将告别舞台,今年,我们普通人也深刻体会到了百年前所未有的变化。
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动荡变化时期,日本前首相遇到刺,美联储疯狂加息,乌克兰战争笼罩,能源危机加剧,世界似乎再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回顾2019年王兴的一句话:2019年可能是过去十年中最糟糕的一年,但却是未来十年中最好的一年。在过去的三年里,似乎见证了他的预言。
今年白酒也很难前进,特别是去年酱酒留下的库存难以消化,许多品牌的白酒遇到了渠道障碍湖,去库存已成为许多葡萄酒公司的最大命题。
圈内最大的行业展会春糖三易期终于发布了历史上最冷的冬糖,很难卖酒。一个难词写在大多数业内人士的心中。
临近年底,随着防控政策的放开,阳光明媚的人们回归正常生活,久违的烟花在城市中再次升起,也给即将到来的2023年带来了新的希望。
那年上半年,白酒真是鲜花盛开,火上烧油,沾酒即醉的市场让资本市场趋之若鹜,白酒板块股价不断上涨。
行业红利刺激了葡萄酒企业的快速发展,如钓鱼台、习酒、国台、珍酒等众多酱酒企业纷纷提价。
直到8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才召开了白酒市场秩序监管研讨会,主题是讨论资本围猎白酒的话题。
酱酒漩涡中心的茅台镇开始对小酒厂进行重拳清理整顿。据报道,已经治理了数千家葡萄酒公司。
随后,吉宏股份、中兴菌业两大业外资本跨境酱酒收购案因市场宏观环境变化等原因戛然而止。快速赚钱的资本热开始退潮。
到2022年,前一年盲目涨价造成的库存积压和反复封控防控政策造成的消费场景消化,极大地影响了葡萄酒企业的销售。
高级酱酒专家权图酱酒工作室创始人权图告诉蓝鲸金融记者,酱酒冷却受多种因素影响,从资本层面看,台湾、郎酒两家酱酒企业IPO挫折打击了投机资本,促进了部分金融资本的退出;其次,8月份的会议从产业导向的角度严格,加剧了业外对白酒未来的担忧。从行业本身来看,过去两年酱酒快速发展的结果是销售缓慢和渠道库存积压,特别是在河南和山东。
郑州百荣市场是中国最大的酒类流通批发市场,一直被称为中国白酒市场的晴雨表。
据媒体报道,今年4月,郑州百荣的业务非常惨淡,客流量只有10%左右。10%左右。2022年下半年,百荣市场甚至停产近两个月,直到12月初才恢复正常营业。水井坊副董事长、总经理朱镇豪在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网上讲解会上直言,目前外部环境对白酒板块影响较大,消费场景严重萎缩,导致门店库存压力较大……
一位a股上市白酒公司高管告诉蓝鲸金融记者,从整体白酒市场的反馈来看,今年国庆节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0%-30%左右。
消费低于预期,直接影响二级市场的表现。
今年11日后的第一个开盘日,禁酒令传闻诞生,白酒板块的股价已经暴跌。
10月31日,白酒风向标贵州茅台股价一度跌破1400元。
茅台为此花样救市,首次披露茅台含税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并首次推出大量特别分红。
中国葡萄酒协会还与企业合作喊道:资本市场股价与实体经济存在严重的价值偏差,白酒产业稳步发展的根本趋势没有改变。
热度过后,酒类投机者像潮水一样退去,有人离开,有人继续进入游戏。对白酒长期价值持乐观态度的人仍在寻找合适的目标。
在资本链危机中,复星在出售金徽葡萄酒后,出售了一家酱酒企业夜郎古酒业。作为中国顶级的投资集团,复星仍然认识到酱酒的价值。
华润系今年先后进入金种子酒和金沙酒业,加上之前赢得的景芝酒,形成芝麻香、浓香、酱香型白酒拼盘。
随着白酒行业马太效应的加剧,2023年头部白酒企业的优势将越来越突出,而中小白酒企业的生活环境将更加困难,行业重组即将到来。
茅台等资金雄厚的龙头企业,五粮液是否会出售并购,上演大鱼吃小鱼,将是明年酒业的亮点之一。
虽然防疫政策已经放开,但据蓝鲸财经记者了解,葡萄酒公司对2023年并不过于乐观。
在采访中,一些葡萄酒企业管理人员告诉记者,虽然一些受疫情影响的大城市已经恢复了烟花,但整个国内市场尚未恢复,预计明年第一季度很难达到前几年的水平,乐观估计明年第三季度市场可能会恢复正常。
华润雪花啤酒董事长侯孝海对明年的啤酒市场做出了预测,白酒市场也可以作为参考。
侯晓海认为,疫情发生后大约分为四个阶段。第一季度,由于病例的爆炸性传播和规模的持续集聚,销售受到了巨大的阻力。春节期间,假日消费的小增长将低于去年,第一季度是最困难的阶段。第二季度,消费恢复,现有饮料修复增长,非现有饮料继续保持高增长。第二季度是一个稳定增长的季度,我们应该迅速攻击,获得补偿,修复增长,可以推动上半年的整体积极增长,上半年的积极增长非常重要。第三季度,中国基本上将走出疫情,进入正常的生活状态。经济生活正常化后,可以期待整个旺季的增长。第四季度是整个消费品的最后冲刺。2023年第四季度是啤酒崛起的阶段,第四季度应高的增长。
无论如何,2022年即将过去,希望新的一年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