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缺芯,涨价,2023年去库存,降价。”很多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都谈到了半导体行业,并使用了这些关键词。
回顾2022年,半导体市场分化,消费和电力产品“冰与火”。展望2023年,全球半导体产业,特别是中国半导体产业将呈现什么趋势?
记者获悉,消费电子去库存将持续到年中;在新能源、光伏、风电、储能等行业需求的推动下,功率半导体的高繁荣预计将持续全年。值得注意的是,在新终端需求的推动下,宽带半导体(如碳化硅)和柔性玻璃盖板(UTG)等待新材料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供不应求。
关于当地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许多业内人士认为,先进工艺的突破存在阻力和延迟,但在成熟工艺的主流需求中,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和材料制造商有机会进入和改进市场,高端可以期待。实践长期主义,发展产业上游和基础领域的“根技术”和“根产业”,是当地半导体产业取得突破的唯一途径。
“2022年下半年的订单一直处于历史低点。预计2023年第一季度消费电子库存将基本消化,但产业复苏将等到下半年,过程非常缓慢,不能期待爆炸性增长。”国家资本半导体产业投资负责人认为,手机制造商普遍乐观地提高市场份额预测。在“缺乏核心”的浪潮中,重复订单导致了库存的上升。
“转机可能发生在2023年下半年或第三季度,部分领域的去库存可能会持续一整年。”季峰电子董事长郑朝辉认为,目前半导体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消费电子去库存,但当地行业应考虑另外两个因素:一是受外部环境影响,中高端半导体不仅面临生产端压力,而且面临应用端限制;二是消费和投资信心的重建需要经济显著复苏。
广州新聚能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聚能”)总裁周晓阳说:“最悲观的时刻已经过去,但消费电子产品的整体库存将持续到2023年第二季度。”,谈到当前市场的悲观情绪。
那么,哪些消费电子需求将率先复苏呢?“一是,AR/VR/MR等待设备;二是折叠屏幕手机;三是智能手表等可穿戴产品。”对于消费电子产品的增长驱动力,浑浦资本合伙人姜银明表示,随着全球经济复苏,2023年下半年需求将逐步走出低谷,推动消费芯片增长。
姜银明的研究和判断也得到了业界的认可。“2023年上半年,世界仍将有一些增长,下半年会更好。”TWS耳机从业者表示,当前市场的真实需求非常不同,印度、非洲等地的低端产品仍然很好,欧洲和美国的品牌产品也很好;2023年的复苏主要取决于中国市场。
展望2023年,某功率半导体公司的一位高管预测,功率半导体的需求将好于2022年。
2022年,全球半导体从全面缺芯走向结构性缺货。一方面,消费电子库存持续增长,价格大幅下跌;另一方面,汽车、工业控制等领域的需求不断增长,电力设备等产品供应依然紧张,交货周期仍在延长。
“新能源汽车将继续增长,推动碳化硅等功率设备、汽车传感器、自动驾驶芯片等汽车电子产品的快速增长;光伏、储能等增长更快,成为IGBT,MOSFET姜寅明解释说,等功率器件持续繁荣的驱动力之一。
在2023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国家能源局提出加强风电太阳能发电建设,2023年风电装机规模约4.3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约4.9亿千瓦。对于新能源汽车,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表示,预计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900万辆,同比增长35%。
多家机构预测,2023年国内新增风电装机量有望翻倍,新增光伏装机规模将达到140GW,增长超过40%。放眼全球,2023年全球光伏装机容量将达到330%GW至360GW预计同比增长将达到45%。
“功率半导体持续短缺的原因:一是需求爆炸式增长;二是半导体有效产能释放缓慢。”对于功率半导体的繁荣,周晓阳提醒我们要注意供应方面。他认为,2023年,功率半导体整体仍然短缺,但随着产能的逐渐释放,大功率IGBT,碳化硅值得持续关注,其他汽车芯片的紧张局面将得到缓解。
姜银明提醒,随着减碳的推进,数据中心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增长,高性能计算芯片(HPC)特别是对光电芯片的需求并不弱,值得关注。
“短期来看,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或延缓了中国先进半导体工艺的发展。但从长远来看,这只是激发了当地产业的活力,给了当地设备零部件、原材料等制造商进入行业窗口的机会,在需求主流的成熟过程中取得了突破;随着时间的推移,走向先进、高端。”姜银明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许多受访者强调,半导体产业不仅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而且关系到更广泛的信息安全和产业安全,迫使基础科学取得更快的进步。
由于行业前景充足,虽然目前的繁荣程度有所下降,但一流的好项目仍取决于抢劫。例如,新聚能于2022年底完成了C轮融资,投资者包括越秀产业基金、广东金融基金、吉利资本、建新(北京)投资、复原投资、美的资本、中鼎资本、博源资本(博世企业)、大众聚鼎等产业资本和知名产业资本PE。
如何应对行业的下行和外部干扰?“发展‘根技术’和‘根产业’是产业突破的唯一途径。”基于这样的判断和对行业的信心,姜银明介绍,浑普投资继续投资半导体设备材料,投资了富创精密、拓景技术、华卓精科、博康化工(华茂科技子公司)等明星项目。
“实践长期主义。”郑朝晖等多位受访者也提到,产业发展最终取决于市场,希望政府继续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家和企业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智慧。
过去都是前奏。自2014年以来,我们一直关注半导体行业。记者经历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大发展过程,看到了许多半导体公司和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并不断询问产业改进的政策。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再次感受到了行业、资本圈对半导体产业发展的热情期待。虽然路很长,但他们的努力最终会带领行业越过山丘,看到更美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