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分析
当前位置:主页 > 行情分析 >

136家建筑钢材企业开启轮岗生产模式

日期:2023-01-29阅读:227

随着春节的临近,建筑钢材市场逐渐进入市场关闭状态,受成本、供应、预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价格波动上升,可以说是一个高调的结局。春节过后,市场强劲预期相对较高,基于当前和节后宏观、环境和基本面,价格或强劲波动。

截至1月20日,全国螺纹钢主导市场均价为4130元/吨,较上月同期上涨167元/吨,上涨4.22%,价格重心上移。春节前夕,市场基本处于休市状态。但由于钢铁企业冬季储存的铁矿石、焦炭等原材料价格相对较高,库存等累计库存压力不大,积极推高其产品价格。此外,期货受到强劲预期的推动,价格波动强劲,共同推动现货价格上涨。

进入12月后,钢铁企业开始布局冬季储存原材料采购。现阶段,铁矿石价格波动,焦炭价格相对较高,钢铁企业采购成本上升,从而推动其生产成本处于较高水平,支撑产品出厂价格。监测:12月以来,钢铁企业铁矿石成本占比32.8%,比11月上升2.2%,焦炭生产成本占比34.6%,比11月下降0.4%。焦炭降幅小于铁矿石,整体生产成本上升。

截至1月18日,共有建筑钢轧线468条,停产、转产、维修220条,建材轧线整体开工率52.99%,较上周同期持续下降0.86个百分点。据统计,136家建筑钢材企业建筑钢材周产439.74万吨,较上周同期减少6.66万吨,降幅1.49%,降幅缩小4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减少16.31%。钢铁企业开启轮岗生产模式,轧线开工率和达产率保持低位,促进产量持续减少。目前生产多为合同代理和冬季储存业务量,库存压力小,支撑市场。

截至1月19日,周度研究:建筑钢铁社会库存总量为885.68万吨,较上周增加129.16万吨,社会库存继续增加。目前,阳历日社会库存高于去年同期,阴历日库存水平基本持平。现货市场明显关闭,下游建筑工地停工放假,交易员进入假期状态,冬季储存交易减少,部分冬季储存资源兑现,钢厂库存转移到社会库存,在需求停滞状态下,社会库存继续增加,符合历史规律,市场压力不大。此外,节日前最后一周,钢铁企业运输量增加,部分水运和铁路运输集中到达,当前库存积累和增长率未超过预期。

一般来说,根据成本、开工率、库存等基本面数据,支持节前建筑钢材价格上涨。

目前,建筑钢材正处于关闭阶段,节后第一周仍处于无价或少量交易状态,但节后宏观积极支撑,市场心态良好,生产企业愿意支撑价格,预计节后价格或冲击强劲整理。

宏观方面:国际上,美联储副主席表示,FOMC很可能在2月1日将基准利率提高到4.5%至4.75%的目标区间,这符合当前市场加息放缓的预期,有利于大宗商品市场。在中国,2022年12月国家常务会议显示,2023年经济发展是一个重要目标,相应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可能相对积极。

供应方面:节前开工率继续下降,产量略有下降。根据调查,部分生产企业将在节后恢复生产,预计节后供应可能略有增加。

成本:原材料价格波动狭窄,生产企业成本变化不大,但销售价格继续强劲,预期利润可能继续修复。

需求:本周全国市场交易结束,进入市场关闭阶段,大多数企业已经离开市场。节后恢复工作需要时间,目前下游支付表现不佳,下游终端或热情不高,节后资源或在贸易集团流通。

心态研究结果反馈:市场预测研究建筑钢材贸易商107家,其中涨74家,跌10家,盘整23家;79.91%的市场信心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