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地方两会,如何设定2023年各省的目标?如何开展重点工作?
我们预计年度经济目标将设定为5%,通胀目标将设定为3%。主要经济省份将传递2023年经济增长的积极信号,关注后续经济目标的实施。
各省优先恢复和扩大消费。具体措施包括建设消费城市、推广汽车家电、解除过时消费政策限制、合理增加消费信贷、提高中低收入居民消费能力等。
其中,“调整阻碍消费的限制性措施”的重点是提振房地产消费需求,充分发挥房地产产业链对消费的促进作用。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发挥稳定增长的关键作用,掌握基础设施,促进制造业投资也是促进第一季度良好开端的关键工作方向。
在房地产投资方面,2023年,各省房地产工作重点支持刚性需求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开展经济适用房租赁,增量货币支持政策值得期待。
在财政方面,我们预计2023年财政收支将继续保持紧密平衡。在这方面,增加转移支付,培育地方税收来源,一些省份提出减少一般支出是2023年地方财政收支平衡的主要措施。
最后,在风险防范方面,绝大多数省份都提到了房地产风险的防范,一些重点地区提到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
新年伊始,地方政府也纷纷表态,这预示着什么样的开始?
春节以来,各省先后召开年度第一次会议,举办领导研究活动,部署年度重点工作,传达第一季度良好开端和全面稳定增长的强烈信号。
例如,1月28日,节日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广东省召开了省级高质量发展会议,省委书记黄坤明在讲话中提到,会议是要求“比决心、精力、勇敢的勇气和能力,展示开始势头、新年氛围,在省掀起发展热潮。”
广东省省长王伟忠指出,“这是广东的‘新年第一次会议’,充分反映了省委和省政府对高质量发展的强烈责任感和紧迫感,向全社会发出了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明确信号。”
江苏省省委书记信长兴指出,“第一季度是年度经济的风向标。节日结束后的第一天,省委常委会议专门研究了第一季度的工作,即发布“新年开始工作,开始工作”的信号。
梳理各省新年第一次会议,领导新年调查2023年重点工作部署,重点是:
一是做好一季度工作,努力开门红。
二是优化营商环境(呼应“两个不动摇”),努力增强信心。
三是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包括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数字网络智能化转型等)。
四是加强招商引资。
第五,加快重大工程建设,稳定工业生产。
许多地方同时发布了一系列措施,以进一步促进区域稳定增长。
1月16日,江苏省政府发布了《关于促进经济运行整体改善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了12个方面,共42项措施,通过财政、税收、金融等一揽子政策,稳定企业,扩大国内需求,稳定国外需求,全面增强经济发展信心。
1月20日,辽宁省政府出台了《辽宁省进一步稳定经济若干政策措施》,新制定并延续了一系列稳定经济的措施。
1月29日,上海发布了《上海信心扩张需求稳定增长促进发展行动计划》,启动了10项行动和32项政策措施,帮助扩大国内需求,帮助企业发展。
具体来说,结合地方两会,如何设定2023年各省的目标?如何开展重点工作?
中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域已成功召开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关键信息如下。
在疫情的冲击下,2022年各省经济增速明显下降。2022年各省公布的实际经济增速均未达到年初发展目标。
2023年,大部分省份降低了经济增长目标,大部分经济增长目标降低在5%到7%之间。与2022年相比,2023年有4个省GDP增速目标有所提高,6个省GDP增速目标持平,21个省GDP增速目标有所下降,其中15个省GDP增速目标降低0.5个百分点,6个省GDP增速目标降低1个百分点。
从各省制定的经济发展目标来看,2023年各省经济增长目标同比均值继续下降,各省平均经济增长目标为5.95%。历史上,各年中央经济增长目标设定约低于各省平均目标0.5-1个百分点左右。基于此,我们预计今年全国经济增长目标将设定为5%。
从历史角度观察各省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与中央目标设定的差异。近三年来,广东与中央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一致,仅去年北京的目标设定就略低于国家目标。2023年,广东GDP增长目标分别下调0.5个百分点至4.5%和5%,上海GDP目标与去年持平5.5%。从这个角度看,考虑到北京的目标设定预计仍将略低于国家目标和上海低基数的影响,我们预计今年中央经济增长目标将达到5%。
进一步观察各省对2023年经济增长的相关表述,主要经济省传达了2023年经济增长的积极信号。例如,山东提出“承担大省责任,促进经济质量的提高”;江苏省提到“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的结果”;福建省提出“为经济而战”…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世界(301277,股票诊断);此外,其他经济目标较高的省份也提出争取更好的结果,后期实际稳定增长值得关注。
在通货膨胀方面,近两年公布通货膨胀目标的省份2023年保持3%的通货膨胀目标不变,我们预计中央政府通货膨胀目标为3%。
2023年,大部分省份的新就业和失业率调查目标与去年相同,调查失业率大多设定在去年中央政府的5.5%左右。我们预计今年中央政府的失业率调查目标将继续保持在5.5%。
其中,3个省(安徽、江西、宁夏)提高了2023年新的就业目标,浙江省降低了调查失业率的目标,预计这些省的就业压力将得到缓解。
2022年12月14日,国务院发布了《扩大国内需求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适应消费升级趋势,改善传统消费,培育新消费,扩大服务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努力满足个性化、多元化、优质消费需求”。
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优先恢复和扩大消费。提高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1月14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于促进近期消费的通知》。
在此基础上,许多省和地方政协都做出了重点部署,将恢复和扩大消费放在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位置。例如,山东省提出“消费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上海提到“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本作用”,陕西、浙江、江西、广东提到“优先恢复和扩大消费”。
在此基础上,在各省召开的年度第一次会议上,一些省再次重申了促进消费的重要措施。
例如,1月28日,山东省省委理论学习中心小组集体学习,提出“更好地发挥消费的基本作用,稳定就业,促进收入解决“不敢消费”问题,提高质量,大力引导解决“不愿消费”问题,创造场景,优秀环境解决“不便消费”问题,大力提高消费者信心,加快消费复苏”。
1月28日,河南省省长王凯在企业研究中提出“促进消费市场早期复苏,组织线下(300959、诊断)促进消费活动,加快餐饮、贸易、住宿、文化旅游等生活服务消费恢复,促进汽车、住房等大宗商品消费,提高中低收入居民消费能力,充分释放消费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