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棉花消费方面,棉纺需求疲弱,限制了价格的高度,全球供需呈现不断宽松的情况,印度、越南等国的纺企开机持续在低位,美国的纺织品进口也在不断走弱,全球棉纺消费仍处于下行趋势中,中国由于开放较晚,上半年中国内需或是为数不多的亮眼表现。
截至1月26日当周,2022/23美陆地棉周度签约3.88万吨,其中中国签约2.72万吨,土耳其签约1万吨,较之前一周减少20%,但较前四周均值增加28%。中国放开之后,美棉也在密切关注中国需求,最近一月以来,中国对于美棉采购有所好转。同比来看,美棉周度签约数据仍处于偏弱的状态。
全球22/23年度供给端,目前最大的变数或来自印度,印度棉花上市量持续大幅偏慢,据AGM公布的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1月29日当周,印度2022/23年度的棉花累计上市量约199.51万吨,较三年均值累计减少约142.27万吨。印度棉花上市大幅偏慢,既有部分产区减产的影响,也有因收购价格大幅下跌导致棉农惜售,籽棉长期存放也不是一件易事,因此后续棉农或加快销售。市场下调了印度的产出,但预计或仍有下调的可能。
2022年11月美国纺织品服装进口量68.9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3.9%,环比下降11.7%,为连续第六个月下降。进口额达到86.8美元,同比下降15.6%。美国作为最主要的纺织品进口国,进口需求不断走弱,同比已经出现大幅下滑,且国内批发商库存在历史高位,后续进口需求大概率延续弱势。
综合来看,美棉平衡表仍然优于全球棉花的平衡表,供需表现上更偏紧,美棉中短期行情仍要看出口的表现,市场也在关注中国放开后是否会带动美棉需求转好;供给端,美棉和巴基斯坦产量基本确定,印度上市持续偏慢,引发市场担忧,虽然市场下调了印度产量,但累计产量的同比差距仍然巨大;巴西22/23年度种植过半,市场普遍预期是丰产年份,目前供给端的变数主要集中在印度。全球棉纺消费仍然延续疲弱表现,美棉签约数据好转,同比仍然偏弱,东南亚纺企开机在低位,美国对于纺织品的进口也在持续走弱。
国内郑棉在2022年11月底之后一路震荡走高,05合约最低跌至12200附近,受到新棉成本的支撑,随后国内防疫放开,需求复苏成为盘面交易的主要逻辑;国内放开之后,上游棉花加工和公检大幅加快,和同期差距不断缩窄,截止到2023年1月31日,新疆地区皮棉累计加工总量501.14万吨,同比减幅3.45%;疆棉运输也恢复正常,运费也开有所回落;下游棉纱成交和需求好转,纺企的棉纱库存已经降至同期低位,但由于订单恢复有限,对于棉花采购同样偏谨慎。
国际棉市场,供给端最大的变数仍是印度产量,全球棉纺需求或延续疲弱表现,结构性差异表现为美棉平衡表仍优于全球平衡表,美棉出口需求仍是中短期价格表现的关键。疫情放开之后,棉花交易的主线,尤其是春节假期之后,逐渐从需求复苏的预期转变为需求落地的情况,纺企的棉花库存和棉纱库存均在低位,有一定的补库需求,继续关注棉纺企业的需求表现,短期对于郑棉维持震荡偏强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