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9月存款利率降息潮之后,近期,又有多地中小银行加入调降队伍。4月11日,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陕西、河南、内蒙古、湖北、广东、山西等多地中小银行相继调整了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部分银行降幅超过30个基点(BP)。
长期以来,高利率是中小银行吸引储户存款的重要方式之一,虽然部分中小银行对存款利率进行了下调,但相较于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当前仍具备一定的价格优势。在分析人士看来,此轮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或为去年降息潮的延续,从目前趋势看,整个市场利率仍会维持低位甚至下行,且后续仍有一定下降空间。
中小银行存款降息
多地中小银行加入存款利率调降队伍。4月11日,陕西铜川印台恒通村镇银行开始执行调整后的存款利率,该行于前一日发布公告宣布,将一年期、两年期、三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调整至2.15%、2.65%、3.3%。
我行定期存款利率今日下调,陕西铜川印台恒通村镇银行的客服人员表示,定期存款均较此前下调10BP,一年期、两年期、三年期整存整取存款利率之前分别是2.25%、2.75%、3.4%。
存款降息的不只是陕西铜川印台恒通村镇银行,内蒙古昆都仑蒙银村镇银行也宣布自4月10日起对部分存款利率进行调整,三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由3.5%降至3.3%。而更早前,广东澄海农商行、山西大同农商行等已于4月1日对定期存款进行调整,下调幅度在5-30BP之间。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银行此次存款降息前,曾于年初上调过利率,目前又恢复至上调前的水平。以河南新县农商行为例,该行自4月8日起一年期、两年期、三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分别调至1.9%、2.4%、2.85%。河南新县农商行某支行网点的工作人员透露,今年初该行存款利率曾进行过上调,一年期、两年期、三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分别为2.25%、2.7%、3.3%,此次下调后,存款利率已恢复至去年11月的水平。不只是我们一家银行,河南省农村信用社多家银行存款利率都下调了。该工作人员补充道。
记者注意到,河南省农村信用社发布存款挂牌利率调整情况表,调整挂牌利率,此后,河南正阳农商行、河南新蔡农商行、河南光山农商行、河南鲁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等多家银行均同步调整了存款挂牌利率,其中,河南光山农商行提到,按照全省农信安排,决定将一年期、两年期、三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分别下调恢复至1.9%、2.4%、2.85%。
湖北黄梅农商行存款利率也进行过阶段性调整,该行宣布自4月8日起,一年期、两年期、三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执行利率分别调整至2%、2.3%、3%,在此轮调整前,该行曾于年初上调了存款利率,上述期限利率分别为2.25%、2.45%、3.45%。
在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看来,此前部分中小银行上调存款利率仅是开门红期间阶段性的营销手段。在居民存款增长较快、银行体系资金较多而有效融资需求不足的背景下,多数银行此时选择下调存款利率。
利率仍具有比较优势
有观点认为,此次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或为去年降息潮的延续。
零壹智库特约研究员于百程认为,目前这轮存款降息,主要发生在农信社为代表的地方中小银行,这是机构根据资金供需情况自我调节的结果,在去年存款利率整体下调过程中,部分中小银行暂时采取了观望态度。长期以来,受制于实力和品牌等因素,相较于大型银行,中小银行在存款争夺中通常处于劣势,而高利率就成为中小银行吸引储户存款的重要方式之一,如今部分中小银行跟进下调存款利率,揽储还有竞争优势吗?
记者对比不同银行间的存款利率发现,部分中小银行虽然对存款利率进行降息,但是与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定期存款挂牌利率相比,仍具有一定价格优势。以河南省农村信用社为例,其调整后一年期、两年期、三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分别为1.9%、2.4%、2.85%,仍高于部分国有大行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1.65%、2.15%、2.6%的存款挂牌利率。
董希淼表示,此次存款利率调降对中小银行揽储影响不大,因为市场整体存款利率都处于下行趋势,而相较于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调整后中小银行的存款利率仍具有比较优势。
近期部分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并不意味着存款搬家,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也指出,部分中小银行调降存款利率幅度不大,中小银行普遍储蓄存款利率仍具有优势,储户出于便利需求和路径依赖等,短期不会出现大规模存款搬家情况。
仍有一定下调空间
回顾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大致经历了由基准利率到自律机制市场化的进程。2021年6月,央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优化了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的确定方式,将原来的基准利率×倍数改为基准利率+基点,新的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实施后,一年以上的长期限利率自律上限有所下降。在此基础上,受让利实体经济、降低负债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市场存款利率整体呈现下行趋势。
存款是重要的金融产品,与金融市场和公众利益息息相关。存款利率下降,偏好存款的居民收益将减少,但也具有多方面积极意义,董希淼表示,一是有助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进一步推动银行降低实体经济实际融资成本;二是约束银行对存款的不理性竞争行为,克服负债业务规模情结和速度冲动,增强发展的稳健性和可持续性,更好地防范金融风险;三是中长期存款利率下降,有助于减少短期存款与中长期存款之间的价差,也有利于减少套利行为,使银行存款期限结构更加合理。
此轮部分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也引发市场对于后续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是否会继续调整利率的猜想。在2022年年报和业绩发布会上,部分银行已透露对压降存款的意愿。邮储银行副行长张学文在2022年业绩发布会上提到,邮储银行把压降付息成本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将继续压降两年期、三年期的存款,更多引向财富管理。招商银行在2022年年报中提到,2023年将坚持以低成本核心存款增长为主,加强对高成本存款的量价管控,落实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同时根据市场利率走势,灵活安排市场化资金融入,降低整体负债成本。
于百程认为,由于去年理财产品净值下跌等影响,资金流向存款的现象比较普遍。经过了半年之后,银行存款增长较多,基于降低负债成本,缓解息差下降压力的诉求,一些中小银行选择跟随下调存款利率,相对来说,中小行的利率下调后依然会比大行要稍高。从目前趋势看,整个市场利率仍会维持低位甚至下行,在强劲需求的刺激下,后续存款利率仍有一定下降空间。
2023年,随着宏观经济恢复和有效融资需求回升,银行体系对资金需求量将有所增加,存款利率有望保持基本稳定。但从长期看,市场无风险利率下降是大势所趋。董希淼认为,对居民个人而言,如果资产配置中长期存款较多,那么收益率可能有所下降。居民应平衡好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如果希望获得较高收益,那么必须承受较高风险,如果不希望承担较高风险,那么应该接受较低的收益。如果追求稳健的收益,在存款之外可以适当配置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及货币基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