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动态
当前位置:主页 > 市场动态 >

2017/2018年度中国棉花质量情况通报发布

日期:2018-07-13阅读:355

2017/2018年度中国棉花质量情况通报发布

发挥质量大数据作用推进科技兴棉

7月4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2017/2018年度中国棉花质量情况的通报》。中国纤维检验局(以下简称中纤局)的公证检验数据显示,2017/2018年度全国新体制棉花细绒棉综合质量有所提升,但异性纤维、混等混级、品种适应等问题仍然不能放松。

据统计,2017/2018年度,全国新体制棉花细绒棉公证检验涉及的产棉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10个,与上一年度持平,涉及加工企业1030家,比上一年度增长4.36%,检验量2336万包,528.5万吨,分别比上一年度增加27.30%、27.13%。新疆作为我国棉花最主要产区,检验量在全国仍保持非常大的比重,而内地棉区检验量逐步进入平稳期。

报告显示,2017/2018年度全国新体制棉花细绒棉综合质量有所提升。从颜色和轧工质量来看,颜色级指标区域化差异较为明显,近年来各区域检验量占比逐渐趋于稳定,因此颜色级指标变化不大,以白棉为主,且绝大多数都集中在白棉2级与白棉3级两档。轧工质量主要集中在中档。从纤维长度来看,平均长度基本与上年持平,但平均长度整齐度指数有所下降。从纤维内在品质来看,马克隆值和断裂比强度两项指标表现均为良好;其中,马克隆值指标较上一年度再度提升,A级占比明显增加,C2档过成熟棉占比减少;平均断裂比强度指标回升,强及以上棉花占比提高。

报告指出,2017/2018年度是在3年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基础上深化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的第一年,在价格回归市场,纺织企业优质用棉需求难以满足的形势下,棉农及棉花加工企业普遍更加注重棉花内在质量,以求在市场竞争中通过好的质量来提高其产品竞争力、拓宽产品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