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018年8月3日的一周里,全球小麦市场价格大幅上涨,延续近期涨势,因为全球一些主要生产国的恶劣天气造成小麦减产,全球供应下滑。玉米和大豆市场走强带来比价提振,美国小麦出口良好,也对麦价利好。
周五,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9月软红冬小麦期约比一周前上涨25.75美分,报收556.25美分/蒲式耳;堪萨斯城期货交易所的9月硬红冬小麦期约报收567.25美分/蒲式耳,比一周前上涨34.75美分;明尼阿波利斯谷物交易所的9月硬红春小麦期约报收612.75美分/蒲式耳,比一周前上涨20.25美分。Euronext的12月制粉小麦期约报收211.75欧元/吨,比一周前上涨12欧元。郑交所2018年9月小麦期约报收2,497元/吨,比一周前下跌10元。
本周,ICE美元指数报收95.136点,比一周前上涨0.5%。
本周全球小麦市场大幅攀升,继续受到全球小麦产量下滑以及供应趋紧的支持。包括欧盟、黑海地区和澳大利亚在内的一些主要生产国小麦产区天气恶劣,降低小麦单产及产量潜力。而本周气象机构预计2018年印度季风降雨可能低于平均水平,威胁到小麦产量,可能迫使印度政府下调小麦进口关税。目前印度的小麦进口关税为30%。印度国内小麦价格已经呈现上涨态势,政府的支持价格为每100公斤1750卢比,约合25.61美元,但是市场价格已经接近2000卢比。
在过去三周欧洲小麦价格已经大涨15%,本周三欧洲小麦价格创下自2014年底以来的最高水平208.50欧元/吨,因为市场日益担心全球小麦供应趋于紧张。越来越多迹象显示小麦受灾严重,分析机构频繁下调欧盟28国的小麦产量预测数据。上周战略谷物公司下调2018年欧盟软小麦产量预测数据,预计小麦产量不足1.3亿吨,降至六年来的最低水平。国际谷物理事会的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小麦产量可能降至五年来的最低水平,因为欧盟四大生产国 法国、德国、英国和波兰的产量数据下调。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经济学家阿布杜雷扎·阿巴西恩称,小麦价格进一步飙升可能最终影响到消费者价格。但是整体影响可能受到2017年农作物丰收带来的充足库存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