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动态
当前位置:主页 > 市场动态 >

小麦收购量大跌背后:政策性收储全面转型

日期:2018-08-14阅读:243

  “往年这个时间卖粮的车排长队,但是本年很少见到了。”安徽省阜阳市一家粮库相干卖力人对质券时报记者表现。

  不但在安徽,在天下六巨细麦主产区的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记者调查发明,大多数国储堆栈门前,都已不再有往年那样门庭若市的热闹情形。

  本年天下夏粮减产,而到7月尾天下小麦收购量竟然大幅淘汰33%,市场一片哗然。为什么本年收购量下滑云云之大?从证券时报记者多方调研环境来看,重要缘故原由是国储粮食收购政策的大转向,加上本年市场收购代价显着高于托市收购代价,导致河南、河北、山东等主产区托市收购事情推迟启动。

  小麦有价无市

  在本年小麦主产区的河南、河北、安徽、山东等地,小麦收购量大幅淘汰。凭据国度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统计数据,停止7月31日,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3696.7万吨,同比淘汰1836万吨,降幅达33%。

  显然,本年的收购形势是近十年来最差的。国度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统计数据表现,2017年,主产区小麦收购量为7206万吨;2016年,主产区小麦收购量为7582万吨,创下积年小麦收购量的最高记录;2014年和2015年主产区小麦收购量均凌驾6000万吨。

  为什么本年的收购形势云云严肃?“本年托市收购总量预计将淘汰500万~600万吨。”卓创资讯粮食阐发师张婷婷说。一方面,国度深化粮食收储制度革新,下调小麦最低收购价;另一方面,本年新小麦产量质量双降,供应不如往年,再加上农户惜售,小麦上市以来代价小步走高,不但使托市收购量淘汰,其他各种企业收购量和收购意愿也不积极。

  “本年4月份,主产区出现大面积倒春寒。6月份,河南、湖北、安徽等地小麦在劳绩期遭遇一连降雨,芽麦和毒素超标小麦比例较高,导致市场优质小麦紧缺。”布瑞克农产物集购网研究总监林国发说,“但由于国度积年储备库存富足,团体影响不大。”

  向市场化收购转型

  小麦减产的同时,海内收储政策也全面向市场化转型。5月19日,国度发改委等六部分公布《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实行预案》,这是我国13年来初次下调小麦最低收购代价,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1.15元/斤,比2017年下调0.03元/斤。

  同时,与往年相比,本年美满了预案的启动条件和步伐,此中的变革重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将政策实行起始时间得当延后,小麦从5月21日推迟到6月1日。

  二是将预案启动条件调解为“当粮食市场收购代价连续3天低于最低收购价程度时”。

  三是加强预案实行时间弹性,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四是将最低收购价粮食的质量尺度从国标五等及以上进步到国标三等及以上。

  五是勉励粮食企业与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夫互助社等新型农业谋划主体,通过订单收购、预约收购等方法,创建恒久稳固的市场化购销互助干系。

  托市收购代价没上风

  现在,当局在安徽、山东、河南等地都已启动小麦托市收购,但现实的入库量并未好转。由于实行了严酷的小麦入库尺度,以包管粮食宁静,各地粮库拒收低于尺度的小麦;而到达入库尺度的优质小麦,市场代价又高于收购价,农夫惜售感情广泛。

  根据国度小麦最低收购代价,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1.15元/斤。但是,主产区的收购代价为1.24元/斤~1.26元/斤,折合2500元/吨左右,代价远高于最低收购价。这也导致河南、河北、山东等主产区托市收购事情难以启动。

  数据表现,停止8月5日,河南省累计收购小麦65.71亿公斤,同比淘汰99.37亿公斤。此中,最低收购价尚未启动,没有收购量;按市场价收购65.71亿公斤,比上年同期淘汰6.57亿公斤。市场价收购优质小麦7.36亿公斤。

  多年来,国储托市收购不停是小麦主产区收购的绝对主力军。但是,随着本年调低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托市收购缺乏代价上风,收购量降落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