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分析
当前位置:主页 > 行情分析 >

印度橡胶减产提振作用有限

日期:2018-09-10阅读:450

利空因素临近

自8月下旬以来,印度减产预期升温、橡胶沥青道路技术商业化、天胶生产国协会发布供需缺口报告,这三大利好成为推动沪胶期价从低位跃升的重要动力。然而,随着短期利多被市场消化,上周沪胶1901合约止涨转跌,期价陆续回吐此前涨幅,尤其是上周五夜盘更是大幅走低,本周一失守12000元/吨整数关口。鉴于目前胶市基本面改善预期不强,同时新的利空因素再度临近,预计后市胶价将重返弱势格局。

轮胎出口境况不容乐观

8月下旬以来,中美两国迎来新一轮贸易谈判期,市场对此寄予乐观预期,盼望双方能达成共识,缓和中国出口美国橡胶制品的贸易摩擦,来给沪胶带来积极影响。不过,从目前的消息来看,美国总统特朗普解决与中国的贸易摩擦仍需要一些时间,预计本周会对另外2000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清单中可能包含了大部分轮胎等橡胶产品。

一直以来,美国是中国轮胎出口的重要市场。在经历过特保案和双反等贸易政策打击后,中国轮胎占美国市场的份额逐年下滑。据统计,2017年中国出口至美国的轮胎量占轮胎总出口量的比重再度下滑至12.73%。同时,2018年一季度美国从中国进口轮胎1315万条,同比再度下滑4.6%,其中乘用胎同比下降24.9%。透过数据可以发现,中国轮胎出口至美国的境况不容乐观,如果贸易摩擦升级,未来国内轮胎行业的日子可能会更难过。

印度减产提振作用有限

受极端气候的影响,8月以来,印度南部最大天胶产区——喀拉拉邦遭遇本世纪以来最严重的洪灾。由于该地天胶产量占印度总量的70%,所以市场担忧自然灾害可能会导致印度产胶量下滑,从而造成区域性供应短缺现象。笔者认为,印度橡胶减产对胶价的提振作用有限。虽说印度作为全球第六大产胶国,但是每年的产胶量仅60万吨,其中喀拉拉邦约有42万吨,二者占全球产胶量比重仅为4.5%和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