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两大能源消费国,中美两国在能源合作领域前景如何?近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举行的全球气候行动峰会“中国角”边会上,中国与美国专家共话双方在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与利用方面的合作前景。
合作有必要
中国和美国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在推动清洁能源发展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早在2015年的巴黎气候大会上,中国就提出,将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203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至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
美国落基山研究所主席、首席科学家艾默里(AmoryLovins)在峰会上指出,2015年美国18个州市提出了碳减排路线图,其中加利福尼亚州计划到2020年降低17%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使之达到1990年排放水平(4.31亿吨二氧化碳排放),至少33%的电量通过可再生资源产生。
在中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徐华清看来,中美两国在能源合作方面有很好的机制和平台,相信在双方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和推动下,通过能源转换可以为世界气候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合作有空间
艾默里认为,美国特别是加利福尼亚州和中国在能源领域合作空间巨大:首先是通过合作尽快实现计划的碳排放目标;第二是在绿色建筑标准方面达成一些共识;第三是在交通领域推广新能源的使用;第四是在电力行业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例。
“中国与美国以及全球很多国家开展合作,将推动中国与世界的能源结构转型,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副所长赵黛青指出,中国未来的能源结构要转变,零碳和低碳能源的比例会提高。这意味着,中国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会增加。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在推广清洁能源方面已经有一些经验,加州公共事业委员会委员克利夫・雷切斯法芬(CliffRechtschaffen)介绍,加州在20世纪70年代就出台了一些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政策。比如,规定电力中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要达到一定标准;规定污染排放标准,倒逼人们使用清洁能源;规定光伏企业可以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