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小长假后的首个交易日,A股市场低开低走,收盘大跌。不过,黑色系商品节后却大涨。虽然最新出炉的今冬环保限产令明确取消“一刀切”,但大宗商品市场昨日走势依然偏强。
截至昨日收盘,国内商品市场上双焦涨幅明显。主力合约焦煤报涨5.72%,焦炭涨4.22%,动力煤涨2.39%,热卷、铁矿石、螺纹均悉数飘红。A股市场上,受大盘大跌影响,中信一级煤炭板块跌1.9%、有色板块跌2.44%,钢铁板块跌2.79%。不过,这些板块也有部分个股表现强势,例如宏达矿业、闽发铝业均报涨停,刚泰控股盘中也一度涨停。
今冬不再“一刀切”
2017年四季度,受环保限产“一刀切”政策影响,国内周期商品价格一路飞涨,使得国内A股、商品市场齐齐上涨。今年9月,一则环保限产政策放松的传言,一度导致周期商品、个股大幅下挫,再度显示了冬季环保限产政策对大宗商品及周期股的影响力。
十一小长假前夕,生态环境部公布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下称《方案》)。对比2017年秋冬季污染防治攻坚战中,钢铁、建材、焦化、铸造等行业设定限产30%至50%不等的具体数额限产比例,本次《方案》明显柔和,明确不再“一刀切”式停工停产,要求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差别化错峰生产。
此外,针对去年由于煤改气造成的“气荒”现象,本次《方案》中也指出,兼顾温暖过冬和清洁取暖,有步骤地增加煤改气和煤改电的户数。但是在气源和电源没有得到保证的前提下,以前的采暖措施不需要拆除。
今冬《方案》依然持续6个月,从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止,目标达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3%左右,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同比减少3%左右。实施范围包括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等“2+26”城市。
虽然取消“一刀切”,但今冬环保限产依然针对各行业提出了整治方案。《方案》指出,到2018年12月底前,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加快城市建成区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或关闭退出,推动实施一批水泥、玻璃、焦化、化工等重污染企业搬迁工程。城市建成区钢铁企业要切实采取彻底关停、转型发展、就地改造、域外搬迁等方式实施分类处置。钢铁等重污染企业搬迁应重点向区外转移。唐山、邯郸、安阳市不允许新建、扩建单纯新增产能的钢铁项目,禁止省外钢铁企业搬迁转移至该地。同时,加大钢铁、焦化、建材等行业产能淘汰和压减力度,列入去产能的钢铁企业,需一并退出配套的烧结、焦炉、高炉等设备。《方案》要求,自2018年10月1日起,严格执行火电、钢铁、石化、化工、有色(不含氧化铝)、水泥行业以及工业锅炉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治理设施升级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