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四连涨”、食品价格涨幅连续4个月扩大、CPI涨幅创近7个月新高……近期,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物价有所上涨,引起了社会上的一些疑虑:物价涨幅为何持续扩大?通胀来了吗?CPI会涨破3%吗?专家指出,当前CPI涨幅扩大的因素主要是一些季节性的短期因素,这些因素在未来几个月很难给价格上涨带来压力,物价并不具备大幅上涨的基础,全年CPI涨幅控制在3%以内问题不大。
菜肉价格季节性上涨
农业农村部10月1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三季度,“菜篮子”产品、猪肉价格均持续上涨,9月份,农业农村部监测的28种蔬菜全国平均批发价每公斤4.32元,环比涨8.8%;全国猪肉批发均价每公斤19.99元,环比涨4.8%,比7月份涨15.2%。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对本报记者分析,今年三季度蔬菜价格整体呈现季节性上涨的走势,7月份环比、同比分别上涨1.7%和3.8%,8月份二者涨幅扩大到9.0%和4.3%,9月份进一步扩大到9.8%和14.6%。从原因来看,主要还是受今年大范围高温和台风、强降水天气等不利天气因素影响。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指出,三季度全国猪肉均价也呈季节性上涨趋势,但国庆、中秋两节过后小幅下跌。据监测,8月份全国猪肉批发均价为每公斤19.08元,环比涨10%,同比低5.4%;9月份每公斤19.99元,环比涨4.8%,涨幅明显收窄,同比低2.4%。10月1至7日,每公斤20.04元,环比跌0.5%,已经连续两周小幅下跌,同比低2.7%。
菜肉等食品价格的上涨成为9月份CPI上涨的重要推手。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绳国庆介绍,食品价格上涨2.4%,影响CPI上涨约0.46个百分点。
核心CPI处近两年低位
摩根士丹利近日发布的报告指出,9月中国CPI同比涨幅扩大主要受食品价格上涨的带动,当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6%,涨幅较8月扩大1.9个百分点。剔除食品和能源以外的核心CPI上涨1.7%,处于近两年的低位,8月份这一涨幅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