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动态
当前位置:主页 > 市场动态 >

改革开放40年连铝发展路

日期:2018-11-15阅读:430

圆梦——改革开放40年连铝发展路

改革开放40年来,中铝股份连城分公司在荒丘沟壑、杂草丛生、乱石横布的贫瘠荒凉之地,历经磨难、艰辛,不断发展成为今天碧水蓝天的花园式工厂。

悠悠岁月,春秋更迭。走进中铝股份连城分公司厂史展厅,翻开一张张印证时代特色的照片,看着一代代不断更新换代的电解槽模型:从75千安侧插自焙阳极电解槽、到200千安预焙阳极电解槽的变迁史;从500千安预焙槽率先在连铝建成投产到600千安超大容量铝电解槽在连铝试验成功。这些从小到大,从落后到先进的铝电解槽,记录着企业发展变迁,跳动着时代进步的脉搏。

君子谋道,以求长远。时事变幻,尽管照片上当年雄姿英发的连铝人青丝变成白发,但他们为连铝的不断发展壮大从没有停止过努力。

一代又一代的连铝人将“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求实创新,振兴连铝”的企业精神一脉相承、息息相通。遥想铝城人当年,建厂之初人拉肩扛,日夜奋战,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力求及早建成投产。

一路辛勤一路歌,八年风雨创业路。1974年12月8日,连铝人终于迎来了75千安侧插自焙阳极电解槽投产的日子。由于当时的国情和技术水平所限,电解厂房跨度小,没有烟气净化系统,再加上槽子密度大、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工作条件差,每到刮风天,不仅刺鼻的烟味难闻,厂房里能见度底。高温、强磁,劳动强度大,加料、换极、打壳全靠人来干。“那时,一人看3至4台电解槽,6万吨的产能,仅电解厂员工多达1700人。”已退休的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劳动模范康兴荣回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