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分析
当前位置:主页 > 行情分析 >

大米价格难走高 背后的原因是?

日期:2019-01-16阅读:412

  当下已是一月中旬,农历新年将至,近来米企愁云满面!旺季不旺,大米走货不畅也就算了,近来部门地域米价还在稳中下跌,下跌幅度在0.02-0.03元/斤不等,这让企业不得不低落开机率大概停机来止损。凭据当前市场行情来看,中国粮油信息网阐发师尹秀颖以为月尾前米价恐怕是上涨无望,部门产区米价受终端需求无法进步的影响恐另有下跌的空间!详细缘故原由如下。

  原粮已失去支持

  2018年亲身新季水稻上市以来稻价呈低开高走态势,全依附托市收购来支持代价,不得不说市场化收购推进相对困难,特殊是在北方地域黑龙江水稻行情体现突出。粳稻主产区中唯一启动托市的省份,托市收购总量较大,前后启动了两批库点共计 436个,使得稻价连续围绕托时价小幅颠簸。但托市已渐入尾声,粮源漫衍不均在加上近期广泛降雪,购销受阻,大略统计黑龙江省内余粮总量约莫另有二成未售,局部地域农户出现了卖粮难的题目。特殊是江苏稻价连续回落,越发限定米企入市采购的积极性。紧接着中储粮吉林分公司15年产晚粳稻陈粮出库,新陈掺兑米量供给量增长,企业无利可图停收也属于正常征象。同时辽宁产区大团体已开始纷纷下调稻收购报价,辽星水稻由高点1.56元/斤已跌至1.52元/斤,水份15内,出米率68以上,凭据市场行情来看大团体另有继承下调的大概,如许一来便增长大了大米代价下调的风险。

  陈粮出库 企业透心凉

  江苏产区稻价行情前期连续高位坚挺,但失去粮库收购的支持,该省粳稻也难亲身保。企业纷纷压价收购使得种粮大户直挠头,年底粮不卖无变现。特殊是随着1月15是上海陈粮拍卖效果已出,商业商直言亏太多。近来江苏省农户及种粮大户可谓是焦头烂额,前期高库存的稻子未出售完毕的铁定是亏钱的。如下图所示,固然团体量不大,但足以起到连锁反响。一方面,此粮到厂代价均要比当前18年产新粮代价低,水份好,出米率高,且拍卖的年限均是近两年生产的,单独出售大概掺兑必将具有肯定的竞争力。何况此次拍卖水稻中含有黑龙江产二等水稻,详细算起来当年的去库代价但是1.55元/斤。另一方面,上海拍卖代价云云之低,后期国储抛售是否会与此拍卖底价相近,市场有传言称15年粳稻代价或将降至1.1-1.2元/斤,与13-14产拍卖原粮代价相称,因此为后期米价下跌埋下了伏笔。

  籼稻虽涨 但米未涨

  现在籼稻托市已根本竣事,受春节备货的动员及米企前期均维持低库存的双重作用下安徽、湖北等地稻价稳中上涨。同时这两省陈粮出库的代价也相对较高,究其缘故原由在于这两省16-17年产的稻子质量较差,企业方面更青睐于15年产原粮,据本网统计,以湖北省为例,此中15年产杂交稻出库代价在1.15-1.17元/斤不等,出米率65%以上。15年产丰两优出库价在1.2-1.21元/斤,出米率在68%以上,企业表现现实到厂价与新粮价差非常小,因此参拍的意义不大,市场确面对稻涨米未涨的行情,部门企业也是苦不堪言,加工根本是无利可图。米价不涨的缘故原由在于终端需求不佳,同时各品种间相互打击也是一方面,究竟本年米价低,哪个品类更低是经销商的选择。

  综上所述,月尾前米价上涨动力已显着不敷,局部地域特殊是粳米代价或迎来小幅下调的行情,特殊是有库存的企业,假如贩卖的范畴不大,且品牌气力不佳的环境下应只管降库存规避风险。本年经销商已不再是原有的备货模式了,根本是按需采购,随用随采的计谋。固然优质米亲身身受本钱支持具备肯定的抗跌性,但也不免不受低价米的打击,末了被瓦解而出现米价下跌的行情。

(文章泉源:中国粮油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