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是我国甘蔗糖业传统主产区。而由于光温资源最为充沛,土地又比较平坦,也是我国甘蔗增产增糖潜力最大的地区和最易实现‘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耕作的地区。”“海南的甘蔗主产区多是老、少、边、穷地区,而其蔗农又多是依赖甘蔗生存但缺资金、缺技术甚至是老、弱、病、残的贫困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很脆弱,扶持他们种好甘蔗增加收入是最为现实的扶贫工作。再说,海南西部有六、七十万亩土地,如果不种甘蔗,受土壤水肥条件和农民劳动技能的限制,也很难找到更好的替代作物。”这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劳动模范杨本鹏教授反复强调的观点。
中国热科院从事甘蔗科研活动的历史虽然并不长,但由于技术力量雄厚,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甘蔗科研领域的骨干力量,在广西、云南、广东等主产区乃至东南亚甘蔗产区都有重要影响。近年来,中国热科院甘蔗研究中心在开展甘蔗科研活动的同时,积极配合海南蔗区地方政府扶贫攻坚战略,采取多种举措支持海南的甘蔗糖业往高产、高糖、高效益和低成本的方向发展。
为了开展甘蔗科学实验,展示和推广甘蔗科研成果,中国热科院于2011年初便联合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海南儋州综合试验站和洋浦南华糖业集团在临高县创建了“海南甘蔗试验示范基地”,半年之后又成立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2012年底,热科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和甘蔗研究中心又联合海南省糖业协会发起成立了海南省甘蔗学会,并担当挂靠单位、承担日常费用,利用学会这个平台,把全省甘蔗科研、推广等方面的技术与管理人员都团结起来,在开展学术交流的同时也对基层人员进行各种培训,普及甘蔗科学技术知识,提升相关人员的甘蔗科技能力。近几年来,该中心每年都在这个基地面向全省基层甘蔗技术人员、制糖企业农务负责人和各蔗区专业大户等举办1-2期的免费培训,包括甘蔗良种品比观摩、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操作示范、甘蔗生产综合栽培技术讲解及操作示范等等,每次人数都在50人以上,多时超过百人,通过这样的举措指导大家开展各种甘蔗科研活动。